【明報專訊】恒指升117點,收報22,953點,成交625億元。聯儲局會議紀錄未有提供加息時間的線索,整份報告偏向中性,即經濟維持緩慢復蘇勢而通脹持續低企,大多數與會者料需要幾年才能升至2%的目標,即加息遙遙無期,就算加的幅度亦相當溫和。匯市債市反應平靜,美股向好,北亞股市亦跟隨,唯獨A股下跌。
聯儲局堅持鴿派立場,美債息在2.5厘之上企穩,圓匯轉弱,歐元靠穩。目前來看,美國會如期年內完成退市,但這已被市場充分消化,當局又持續強化之後貨幣政策不會有何改變的觀感,這導致歐元、日圓等其他貨幣被迫強勢,既令別國通脹受壓,增長又有轉弱苗頭。剛公布的歐元區5月份製造業PMI便由53.4降至52.5,亦遜預期的53.2,當中法國製造業和服務業皆意外地跌回收縮區,德國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則高企在56.1,符合預期。
歐央行難有大動作
經濟狀况迥異,內部分歧自然較大,歐洲央行6月份就算出手,亦難有超預期的大動作。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就表示,仍不清楚屆時是否有新措施,但強調利率是貨幣政策工具的核心,假如出招亦會先從這方面入手,循序漸進的思維表露無遺。這跟大家期望的似乎有出入,對於全球風險胃納來說,並非好消息。
美元今年本就不強,今年人民幣更要弱於美元,似乎對製造業和出口有相當大幫助。匯豐中國5月份PMI由48.1升至49.7,遠勝市場預期並創5個月新高。當中產出指數50.3,創4個月新高,而新訂單,出口訂單在5月紛紛恢復增長,未完成訂單降幅減緩,顯示製造業活動可能進一步加速。有趣的是,就業指數反而加速下滑,這可能是迫使中央推出更多更強力的對冲經濟放緩的措施出台。
市傳人行會向國開行批出5000億元再貸款,用於棚戶區改造,同時《南方周末》引述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在一次內部發言中表示,本屆政府已經將限購放鬆與否的權力交給了地方政府,要盡可能避免行政措施對市場的干預。意味除了一線城市外,其他地方會全面取消限購令。
人行傳針對性放水 降準無望
再貸款極為針對性,雖然理論上等於為經濟注入一筆長期資金,貨幣供應因而增加,但效用卻相當局部,最缺錢的如中小型銀行、小型企業等感受不深,對中央的全盤政策影響有限,亦可透過逆回購來冲銷。倘屬實,變相宣布降準無望,這可能是A股未能借PMI意外轉強、美聯儲鴿派的會議紀錄而向好的主因,但對於就業及固投卻相當有利。
至於取消限購,此前5、6個城市宣布微調樓市政策而央行未有阻止,已說明中央的立場改變。當然,由只做不說到透過媒體半正式宣布,說明中央對樓市的着緊度有所上升,昨日個別內房股升幅亦跑贏大市。假如內房股短期見底,外資就很難有借口再唱啖,筆者仍不敢說經已轉勢,但市况明顯已回穩並進入估值修復階段,是時候增加入市的比重,當中石油、燃氣和內銀是較為穩陣之選,而新能源、環保、頁岩氣等則較為波動,適合追求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者。
[江宗仁 還看今朝]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