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明月先生﹕中俄合作背後的涵義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23日 06:35
2014年05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自克里米亞事件後,俄國跟西方關係持續緊張。此外,中國跟越南、日本及菲律賓的關係因領土爭議而互相指摘之際,因美國偏袒所有與中國有領土爭議的國家及近日對中國軍方人員提出檢控令中美關係急劇惡化。此時,中俄兩國同樣需要尋求一個強大的盟友互相支持,眼前兩國所面對的困境使雙方一拍即合。


兩國均近乎孤立 急需盟友

首先,中俄兩國藉軍演拉近彼此間軍事關係。與此同時,兩國領導人就天然氣輸送達成協議。由於中國早已有穩定的天然氣供應,因此中國對天然氣的需求雖大,卻並不特別急切簽約。相反,俄國因克里米亞事件而跟西方鬧僵。俄國為確保來自天然氣的收入不致斷絕,急欲開拓新巿埸,因此這次談判對俄國攸關重要。


在天然氣談判上,雙方雖互作退讓,但俄國較中國急切的心態令中國獲利較多。本來中國是有能力讓俄國在這次的談判中作更多退讓,但為了在將來留下合作空間,在嘗得甜頭後便點到即止。


俄拉攏中國 壯聲勢穩經濟

克里米亞事件令俄國受到西方各國孤立,而其他願意與往來的國家都是一些小國。朝鮮(北韓)已是其中最強大國家,卻難給予實質性幫助,充其量只能支撐場面,毫無奧援可言。假若能拉攏中國成為盟友,不但能壯大聲威,而且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能在經濟上給予極大的幫助,因此俄國跟中國打交道的事上顯得比過往熱心。


中方望俄助提升科研軍備

中國的如意算盤是,在軍事及政治領域與俄國通力合作,壯大自己聲勢,並藉俄國之力提升自己的科研技術及軍事裝備。因中國日益壯大,俄國也難免有戒心,中國對此心知肚明。然而,俄國眼前的困局卻迫使它不得不低頭。中國就利用這一難得機遇跟俄國打好關係,並放棄爭取更多眼前利益換取將來在其他領域上(特別是軍事)的長遠發展。這次的談判結果與其說是經濟互惠,倒不如說是政治交易。


美望遏制華 反促中俄結盟

美國對中俄兩國的戒心已非一朝一夕。只是在美國實施重返亞太戰略前,中俄兩國關係雖然友好,卻還算不上特別親密。可是,美國為遏制中國崛起,在中國與其他國家出現領土主權糾紛的時候,堅定不移地站在中國的對立面,其做法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把中國推向俄國陣營。中俄兩國連成一線的結果就是兩國彼此間互補不足,成為真正能對美國構成壓力的政治聯盟。美國想透過遏制中國崛起,保障自己安全,卻未料到自己的做法反令自己面臨更大威脅,真可謂「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作者為自由撰稿人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