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製造業表現 美國最標青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23日 06:35
2014年05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昨日全球有多項主要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公布,其中美國表現最佳,5月數字錄得3個月新高的56.2,反映美國製造業復蘇狀况理想;中國和日本則見起色,數字分別回升1.6和0.5,但仍處於衰退區;歐元區表現則最差,在區內經濟體法國和德國皆轉頹下,錄得出乎市場預期的下跌0.9。


美國製造業PMI由4月終值的55.4繼續攀升至5月初值的56.2,比市場原先預期的55.5高得多。PMI統計機構Markit高級經濟師Paul Smith指出,這進一步確認製造業可望帶動美國經濟第二季反彈,統計的其他指標亦進一步提出美國製造業在夏季及之後仍有大量增長動力。同一統計中,製造業新訂單和新出口訂單分別稍為下跌,仍報58.2和51.5,處於增長區。


法國陷衰退區

歐元區製造業PMI由4月的53.4回落至5月初值的52.5,遜於市場預期的53.2;其中德國數字同期由54.1回落至52.9,法國數字更由51.2跌入衰退區的49.3,跌幅分別比市場估計大1.1和0.7。


不過歐元區服務業PMI則由4月的53.1升至5月初值的53.5,勝過市場預期的53.0,其中德國服務業5月PMI錄得35個月新高的53.5。


最終歐元區綜合PMI由4月的54.0微跌至5月的53.9,依然是3年來第二高位,意味歐洲整體經濟仍然穩步復蘇。Markit首席經濟師Chris Williamson稱,這項些微差別「不會改變區內經歷3年來最強增長走勢的面貌」。但他不諱言法國「不枉其『歐洲病夫』惡名」,最為令人憂慮。


歐元區整體仍樂觀

一些分析家形容,法國總統奧朗德近期即使欲推改革,但該國問題仍然存在,甚至反而加深歐央行忌憚不已的通縮危機。通縮意味着民眾會預期價格下降而減少消費,需求下降則令企業減少投資,進而打擊就業和工資,倒過來再影響消費需求,形成惡性循環。


不過瑞信資深顧問帕克(Bob Parker)指出,法國經濟可望在較親商的新總理瓦爾斯上場帶動,在第三季回勇。


中日PMI皆回升

至於中國和日本的製造業PMI在5月皆錄得回升,分別報49.7和49.9,但仍處於衰退區。


另外,英國第一季GDP修正值亦於昨日公布,按季和按年增長皆與初值相同,分別報升0.8%和3.1%,確認是6年最大升幅。


(綜合報道)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