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談判10年 中俄簽30年能源約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22日 06:35
2014年05月22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經過長達10年的拉鋸談判,俄羅斯在總統普京在結束訪華的最後一刻與中方簽下高達4000億美元(3.1萬億港元)的天然氣供應協議。中俄雙方多年來主要在價格上僵持不下,俄方消息人士透露,最終價格達每千立方米逾350美元。與俄羅斯向歐洲的供氣價格相若,折算成人民幣,相當於每立方米氣價2.18元,而現時北京的市民所用天然氣價為每立方米2.28元。有內地專家稱,若每千立方米350美元的價格屬實,並不算貴。


普京訪華最後一刻簽訂

俄方透露,談判一直持續到昨日凌晨4點才出現突破,在普京和習近平的見證下,兩國最終簽署了《中俄東線天然氣合作項目備忘錄》,中石油集團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則簽署了《中俄東線供氣購銷合同》,商定從2018年起,俄羅斯通過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向中國供氣,輸氣量逐年增長,最終達到每年380億立方米,累計30年,這一數量僅為2009年雙方在草案中提到的700億立方米的一半多。俄羅斯天然氣公司首席執行官米勒(Alexei Miller)透露,俄方在協議中提供了稅項優惠,目前管道建設預付款事宜仍在商談。俄新網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對中國出口天然氣價格超過每千立方米350美元。


價格管道續建問題拉鋸10年

此前10年,雙方在價格和天燃氣管道續建問題上一直存在爭議,俄羅斯希望能參照其對歐盟的出口價格,而中方則給出了基於中亞進口價格的低價。作為天然氣出口大國,俄羅斯近來因介入烏克蘭危機已受到西方制裁,希望將亞洲作為替代的出口市場。在此背景下,普京訪華的第一天,中俄未能簽署協議,甚至一度宣布此次其訪華內的協商已經失敗。《金融時報》此前曾引述中石油發言人稱,不會簽署這項協議,「目前進口價格和國內銷售價格相背離,我們進口天然氣一直在虧錢,不能再虧了。」但網易財經引述天然氣分析師王曉坤分析,若真是350美元並不算貴,2018年才開始對華供氣,而國內的天然氣價格屆時肯定還要上漲。


普京:合同雙方都很滿意

路透社引述普京表示,該合同是蘇聯和俄羅斯時代最大合同:「我們的中國朋友是非常難以取悅的談判對象」。普京說,透過相互妥協,中俄最終達成一個不僅雙方都可接受的、而且都很滿意的合同,雙方對於最後的價格和其他細節都感到非常樂於接受。俄羅斯之聲報道,普京說,天然氣價格是與石油和石油產品的市場價格綑綁的,雙方將為該項基礎設施投資700多億美元,其中俄方將投資550億美元,中方將投資220多億美元。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