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如常人般呼吸,對大口環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醫院內部分病童來說,是遙不可及的奢侈,因他們須寸步不離呼吸機。曾有小女孩3歲前更從未踏出醫院,當其他小朋友在幼稚園學ABC,她學會的是醫生口中的抗生素名稱。回家的願望卑微卻艱辛,兩歲的浲浲在醫院「長大」,在該院復康團隊幫助下,首次回家與孿生哥哥一同慶祝生日。該院醫生李素輪說:「我們每天都幫他們爭一口氣,不止身體,還有心理上。」
獲醫管局傑出團隊獎
該院的「為您打氣 伴你同途」團隊於1997年成立,隊員有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社工、言語治療師、職業治療師、臨牀心理學家等,治療須以呼吸機維生的病童,亦教導家人照顧病童。團隊今年獲醫管局傑出員工及團隊獎。團隊治療過逾百病人,其中15人已經或即將完成大學課程,12人已出院回家,其中一人是浲浲。李素輪說:「最好的復康,是讓病人回到社區。」
浲浲是早產兒,患多種先天疾病,須在氣管開造口接駁呼吸機;胃部亦有造口,直接餵食流質食物。他在深切治療部住到1歲多,才轉到大口環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醫院開始復康治療。
在這裏,浲浲有許多「第一次」,如走路。團隊的物理治療師跟職業治療師,讓他推着特製小車學步,現在3歲半的浲浲已能自行走路。因喉嚨造口影響說話,言語治療師便教他發音及吞咽。浲浲媽媽笑說,若呼吸機的喉管鬆脫,浲浲會主動告訴大人。
助病童學步 教媽媽急救
浲浲要學習,媽媽也得上課,團隊教媽媽用呼吸機、抽痰機等,還有急救技巧。「小朋友就是要回家與家人相處!」李太說,浲浲以前甚少離開深切治療部,偶爾檢查要離開病房都好驚。轉院後不時讓他到花園,又跟孿生哥哥見面,「現在他見到雀仔會好興奮!」
李太說﹕「是他們(團隊)給我(讓兒子)信心回家。」入院大半年後,當時2歲的浲浲首次回家度假,兄弟倆首次一同慶祝生日。浲浲現已正式出院。她感謝團隊的支持,「我同佢爸爸都會老,只盼他可照顧自己。」
明報記者 黃熙麗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