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證監昨日向工行(1398)子公司工銀國際開出巨額「牛肉乾」,惟該行管理層在事隔5年後已人面全非。事實上,當年工行與東亞(0023)合資的工商東亞,已曾因歐亞農業「爆煲」被重罰3000萬元,間接促成工銀國際的成立,最終竟仍再遭重罰。
工銀國際副行政總裁Mary Macleod接受本報查詢時稱,這是2009年歷史遺留的事項,當時工銀國際開業不久,所有涉及寶龍地產上市項目的員工目前已全部離職。她指工銀國際尊重香港證監會的決定。同時她還強調,工銀國際將以此促進公司繼續加強合規管理,提高僱員專業素質。
工行早年藉與東亞合資成立工商東亞從事投行業務。不過2002年工商東亞保薦上市的蘭花種植商歐亞農業,被發現財務文件涉及虛假資料,工商東亞被證監指未做好保薦人工作,被罰款3000萬元,其後再因其他違規操作被罰款3800萬元。
由於聲譽嚴重受損,工行在2010年將其持有的75%工商東亞股權全數售給東亞,惟將大部分員工轉移至2009年成立的工銀國際,希望擺脫過去陰影,惟最終仍難逃劫數。
工銀國際副行政總裁Mary Macleod接受本報查詢時稱,這是2009年歷史遺留的事項,當時工銀國際開業不久,所有涉及寶龍地產上市項目的員工目前已全部離職。她指工銀國際尊重香港證監會的決定。同時她還強調,工銀國際將以此促進公司繼續加強合規管理,提高僱員專業素質。
工行早年藉與東亞合資成立工商東亞從事投行業務。不過2002年工商東亞保薦上市的蘭花種植商歐亞農業,被發現財務文件涉及虛假資料,工商東亞被證監指未做好保薦人工作,被罰款3000萬元,其後再因其他違規操作被罰款3800萬元。
由於聲譽嚴重受損,工行在2010年將其持有的75%工商東亞股權全數售給東亞,惟將大部分員工轉移至2009年成立的工銀國際,希望擺脫過去陰影,惟最終仍難逃劫數。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