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在公在私 同是樓市大贏家長青網文章

2010年07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E123 Administrator on 2010年07月29日 05:35
2010年07月29日 05: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不論公或私,張漢傑都可說是樓市大贏家。私人方面,他由1984年首次以62萬元購入窩打老道碧儷閣單位自住後,不斷細屋換大屋,先後遷往太子道碧廬、中半山羅便臣道1號、渣甸山軒德蓀道物業,以至進駐現時市值估計逾2億元的港島南區壽臣山洋房,財富與家居不斷升級,這還未計其他為子女將來居住用途而購入的豪宅物業。

細屋換大屋 62萬樓變逾2億洋房

公司方面,德祥地產(0199)在2006年整合業務發展之時,只有10多億元流動資金,其時透過年息只約2厘的可換股債券籌得資金,然後在香港、澳門和內地尋找具水位的發展項目,先人一步的下注,終獲可觀利潤。

張指出,2006年期間德祥(透過附屬的聯生發展)買入澳門氹仔一幅可分期發展的商住綜合用途地皮(首期現已發展住宅金峰•南岸),當時按樓面地價計算平均每呎200多元,現時已經升至2000多元,升幅近10倍。

2008年期間,德祥又收購本港銅鑼灣道、信德街、摩頓臺一帶(簡稱銅鑼灣項目)舊樓地皮,當時平均每呎樓面地價僅6000多元,現時如果按物業巿值價,可以每呎達1.2萬至1.3萬元。

中國內地方面,他指德祥亦以甚低地價買入貴陽巿一幅逾5000畝(逾3580萬呎)地皮。廣州(中山五路附近)大、小馬站一個項目,亦已買入作長線收租用途。

他說,公司買入土地並不是炒地,主要作為長線發展,期望發展完成後,將來提供穩定租金回報,他估計將來每年租金收益目標可達3億至4億元,回報率8厘至10厘。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fong
2023年06月12日 09:11
thanks
1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eva
2023年06月12日 09:10
thanks
1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