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育兒百科﹕孩子未懂分享 別催迫多讚賞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14日 06:35
2014年05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問﹕女兒2歲,是家中獨女。平日上playgroup時,她表現得比較難融入環境。有時候帶她到公園,與鄰居的小孩一起玩耍,我發現他們偶有起小爭執,女兒會被其他小孩排擠。是否她的個性比較自我?她年紀仍小,我相信可以調整,但應該如何協助?


答﹕女兒只是2歲,年紀尚小,家長毋須急於把她定性為「比較自我」。像她這個年紀,表現得較為自我,依自己的想法行事,不懂分享,實屬正常,隨着成長,態度會有改善的。


提到她難融入環境,家長不妨想想﹕會否自己較心急要她變得外向?對於2歲的兒童,若家長經常催迫她要主動、表現外向,往往嚇怕了她,反令她變得退縮。


家長可示範分享之樂

要和2歲幼童解釋與人分享之道,無疑是困難的,家長可以循序漸進,以不同方法引導。你讓獨女參與playgroup,已經幫她接觸其他人。另外,家長不妨以身作則,遇到其他小朋友時,主動打招呼,適時說聲「多謝」,對這年紀的小孩,從教導基本禮貌開始,引導她學習與人相處的方法。


小朋友到3歲左右,開始懂得與人分享,融入群體。若到3、4歲仍表現得較自我,家長可以多點在生活中作示範,讓孩子了解與人分享之樂。除了示範,當孩子懂得與人分享,別忘記多加讚賞,譬如說:「媽媽好開心,見到你識得同人分享玩具。」讚賞,對小朋友是重要的,尤其要欣賞她能主動與人分享。須注意,即使孩子表現未如理想,亦不要挑剔她的個性,像指她:「你唔好咁怕醜啦!」或「你仲咁怕醜,唔得喎。」以至對其他家長講:「我個女好怕醜。」這樣會令孩子自覺怕醜,更不願與人接觸。


觀察型孩子感安全才主動

同樣,提到孩子之間起爭執,亦不要責怪任何一方的孩子。先處理孩子的情緒,譬如說:「我知你好想玩,現在給人搶先了,你不開心,不過,可以選擇另一個玩具。」然後從道理入手,引導女兒明白不要爭先恐後,建立禮讓的個性。


最後,建議家長多觀察女兒,看她的個性是否較「敏感」,這類觀察型的孩子,並非不想主動,而是喜歡先觀察環境,當感到安全時,便會表現主動,樂於與人交往。總的來說,家長宜多觀察女兒的日常表現,不要催迫,少怪責,多讚賞,欣賞她能表現主動,讓她慢慢成長。


資料提供﹕香港小童群益會黃大仙家庭生活 教育主任郭艷琴

文:Happy Pa ma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