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區家麟﹕關於討論之討論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14日 06:35
2014年05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躁動、對立、撕裂、非黑即白兩極化,似乎是香港政治爭議大勢。各自表述,互相爭持,說理變成爭執,迅即轉化成互相指控的鬧劇,不能心平氣和,浪費時間,大家都失去耐性。


美國哲學家兼作家Daniel Dennett新作Intuition Pumps,談到論辯的技巧。Dennett認為,遇到歪理,是非分明時,當然要有力地指出對方的錯謬;但很多論述,似是而非,隱含矛盾,若你嚴厲指斥,容易招致不理性反擊,令討論演變成難堪的互相指罵。他認為,論辯時,可以考慮啟動「四部曲」︰


論辯「四部曲」

(1)嘗試以清晰、生動而公正的方式,複述對手立場,務求令對手同意你理解無誤,甚至表達得比他好。


(2)道出你們立場一致的觀點。


(3)道出你從對方的論述中所學習到的新事物。


(4)然後,才開始你的反駁和批判。


此「四部曲」,說易行難,Dennett認為,撫心自問,有些論辯對手,實在不值得尊重,不值得你付出這種耐性去慢慢交心詳談,但直斥其非,不客氣地揭露其無知與矛盾,雖然有時充滿快感,但往往不能令人心悅誠服,贏了牙骹,卻得不到成果。


難以實行,也是因為今時今日的討論平台,除了電台節目與一些公眾論壇外,沒有時間沒有空間容得下太多客套說話;報章評論篇幅短小,互聯網上的討論,流於情緒宣泄,聚焦激烈言詞,多於嚴肅討論;很多人讀網絡文章,只讀標題和開首幾句,已讚好或反擊,未閱理據,已下結論,也容不下這個論辯「四部曲」。


放諸香港環境,權貴中人,每每玩弄權力,掩藏真相;或厚顏無恥,拒絕對話;或恃勢凌人,歪理連篇;或軟硬兼施,蛇齋餅糉,這些現象,固然毋須客氣,毋須轉彎抹角,宜直斥其非,讓大眾清晰各種錯謬與陷阱。


然而,若是同道中人,或平起平坐的對手,太直接會顯得無情,嚴苛的指控又會顯得尖刻,就是「四部曲」派上用場的時間。活用「四部曲」,首先,對手會聽你說話,因為你顯示了自己有判斷力,理解其論據,並有共通點;雙方放下嫌隙,才能開始有意義的交流,縱使最後未必能互相說服,但最少觀點能拉近,不至於兩極對抗,無止無休。


處身論辯之中,常會發現,有時論證愈強愈有力,反而激起對手一種自我保護意識,什麼都聽不入耳,這是心理研究上的「逆火效應」(Backfire effect),我們都相信自己,信任自己的判斷;風吹得愈烈,話罵得愈狠,愈令對方把圍牆高築,保衛自己的尊嚴。大部分人,只接收到自己相信的觀點;對那些痛恨的人或嗤之以鼻的想法,看不見,記不起,過目即忘。


我們都相信自己是理性的一群,會講道理,卻偏執而不自知;知己知彼,多一分同理心,加一點技巧,希望海嘯一樣的口水花,不會化作輕煙,轉眼徒勞。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9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以500字為限。電郵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