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深圳前日突降自2008年來最大的暴雨,造成全市約150處道路水浸,20處片區內澇,約2000輛汽車被淹,全市近400條線路逾5000輛巴士無法營運。暴雨造成8000萬元的經濟損失,深圳市民批評當局市政排水設施落後無前瞻性。
司機斥開車感覺像開船
深圳作為改革開放後崛起的現代都市,在30多年的時間裏,陸續修建了13,700多公里的排水渠,但在前日的暴雨面前,排水設施還是不堪一擊。對此,不少市民批評當局建設市政設施欠考慮。有深圳網民稱,「開着車路上走着,忽然感覺是在開船」。更有網民質疑:「深圳是新建城市,為何會這個樣子?」
水務局:前蘇規劃標準低
針對市民的質疑,新華社引述深圳市水務局排水管理處調研員陳筱雲解釋稱,深圳雖然是中國最年輕的城市,但上世紀80年代,深圳建市初期也是跟其他城市一樣,採用了前蘇聯的城市建設理念,由於蘇聯降雨較少,排水管道標準較低,這導致深圳排水管道的建設沒有充分考慮未來城市發展。
雖然在逾30年的時間裏,深圳市陸續修建了13,700多公里的下水道,但遇到特大暴雨,這些管道由於不能及時將雨水排出,經常導致城市多個地區被淹。據悉,深圳大部分的排水管道是按照一年一遇的標準建設。一年一遇的標準,相當於每小時降雨強度約為50毫米。
司機斥開車感覺像開船
深圳作為改革開放後崛起的現代都市,在30多年的時間裏,陸續修建了13,700多公里的排水渠,但在前日的暴雨面前,排水設施還是不堪一擊。對此,不少市民批評當局建設市政設施欠考慮。有深圳網民稱,「開着車路上走着,忽然感覺是在開船」。更有網民質疑:「深圳是新建城市,為何會這個樣子?」
水務局:前蘇規劃標準低
針對市民的質疑,新華社引述深圳市水務局排水管理處調研員陳筱雲解釋稱,深圳雖然是中國最年輕的城市,但上世紀80年代,深圳建市初期也是跟其他城市一樣,採用了前蘇聯的城市建設理念,由於蘇聯降雨較少,排水管道標準較低,這導致深圳排水管道的建設沒有充分考慮未來城市發展。
雖然在逾30年的時間裏,深圳市陸續修建了13,700多公里的下水道,但遇到特大暴雨,這些管道由於不能及時將雨水排出,經常導致城市多個地區被淹。據悉,深圳大部分的排水管道是按照一年一遇的標準建設。一年一遇的標準,相當於每小時降雨強度約為50毫米。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