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不怕槍炮,只怕這個世界不接受美元、美債。今年以來,美國長債需求甚殷,其中,30年期債息首4個月累計回落接近半厘。既然美國聯儲局持續縮減每月購債規模,按常理推斷,美國國債孳息應該逐步回升,但事實剛好相反,長債息率不升反跌。這現象相信與多家大型退休基金陸續回歸保守型投資策略有關。
筆者曾經講過,聯儲局堅持退市,並非因為經濟復蘇進度良好,而是因為不得不退。否則,聯儲局的財政一旦轉差,聯邦儲備系統有機會陷入信心危機。因此,聯儲局即使堅持退市,也要設法避免債息上升。近年投資美股賺個盤滿砵滿的退休基金,有意逐步降低投資組合的風險系數,相應增加美債的投資比例,時間上正好配合聯儲局退市,成為支撐美債的一支生力軍。加上近期東歐的烏克蘭局勢持續緊張,地緣政治支撐美債的力量亦不容忽視。
不過,每當美國經濟復蘇稍有起色,美債就難免要承受沽壓。上周四,美國財政部拍賣一批30年期長債,市場認購反應令人失望;尤其是直接認購者(Direct Bidders)中堅份子的本地機構投資者,認購比例竟大跌至只有8.4%。對財政部來講,恐怕最值得信任的美債堅實支持者,仍是央行。
歐元區無統一債券 量寬複雜
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上周議息後公開表示,6月份議息會議不排除有所行動,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市場普遍意見認為,德拉吉如果一心只為冷卻歐元的升勢,相信減息機會較大(包括實施隔夜存款負利率),而未必會輕易推行量化寬鬆。況且聽聞現階段歐洲央行內部對量寬下應該購買甚麼資產,尚未達成共識。
央行一般的量寬做法,是印銀紙購買該國政府發行的公債,在壓低公債孳息之餘,亦可以藉此增加貨幣供應,從而壓低貨幣匯率,令通脹壓力升溫。只可惜,歐元區至今並無統一債券,而只有成員國各自發行的主權債。歐洲央行若決定透過購買主權債增加貨幣供應,按理應根據各成員國的經濟實力,按比例購買各成員國的國債,但運作異常複雜。
學者建議歐央行買美債
有意見提議,歐洲央行不妨考慮構買歐元計價的資產抵押證券(Asset-Backed Securities),運作雖然較購買公債簡單,但歐元區的資產抵押證券規模著實太小,僅值數千億歐元,不足以支持歐洲央行長期推行量寬。於是哈佛大學教授Jeffrey Frenkel提出驚人的建議:歐洲央行可考慮量寬購買美國國債!即使歐洲央行日後需要較長時間實行量寬,直至歐元區完全擺脫通縮威脅為止,美債規模肯定能夠滿足歐洲央行的胃口。更重要的是,表面上歐洲央行透過量寬的手段,讓歐元區盡快擺脫通縮,實際上是美國有求於歐洲央行協助「承接」部分美債,以達到長期壓低美債息率的目的。
不過,按照目前歐洲央行的準備工作進度推算,相信距離正式落實量寬尚有一段日子。最終歐洲央行會否破天荒,接過聯儲局的棒,成為美債的大買家,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冠一資產管理 首席策略師
wongsir.com.hk
[王冠一 國際財經]
筆者曾經講過,聯儲局堅持退市,並非因為經濟復蘇進度良好,而是因為不得不退。否則,聯儲局的財政一旦轉差,聯邦儲備系統有機會陷入信心危機。因此,聯儲局即使堅持退市,也要設法避免債息上升。近年投資美股賺個盤滿砵滿的退休基金,有意逐步降低投資組合的風險系數,相應增加美債的投資比例,時間上正好配合聯儲局退市,成為支撐美債的一支生力軍。加上近期東歐的烏克蘭局勢持續緊張,地緣政治支撐美債的力量亦不容忽視。
不過,每當美國經濟復蘇稍有起色,美債就難免要承受沽壓。上周四,美國財政部拍賣一批30年期長債,市場認購反應令人失望;尤其是直接認購者(Direct Bidders)中堅份子的本地機構投資者,認購比例竟大跌至只有8.4%。對財政部來講,恐怕最值得信任的美債堅實支持者,仍是央行。
歐元區無統一債券 量寬複雜
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上周議息後公開表示,6月份議息會議不排除有所行動,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市場普遍意見認為,德拉吉如果一心只為冷卻歐元的升勢,相信減息機會較大(包括實施隔夜存款負利率),而未必會輕易推行量化寬鬆。況且聽聞現階段歐洲央行內部對量寬下應該購買甚麼資產,尚未達成共識。
央行一般的量寬做法,是印銀紙購買該國政府發行的公債,在壓低公債孳息之餘,亦可以藉此增加貨幣供應,從而壓低貨幣匯率,令通脹壓力升溫。只可惜,歐元區至今並無統一債券,而只有成員國各自發行的主權債。歐洲央行若決定透過購買主權債增加貨幣供應,按理應根據各成員國的經濟實力,按比例購買各成員國的國債,但運作異常複雜。
學者建議歐央行買美債
有意見提議,歐洲央行不妨考慮構買歐元計價的資產抵押證券(Asset-Backed Securities),運作雖然較購買公債簡單,但歐元區的資產抵押證券規模著實太小,僅值數千億歐元,不足以支持歐洲央行長期推行量寬。於是哈佛大學教授Jeffrey Frenkel提出驚人的建議:歐洲央行可考慮量寬購買美國國債!即使歐洲央行日後需要較長時間實行量寬,直至歐元區完全擺脫通縮威脅為止,美債規模肯定能夠滿足歐洲央行的胃口。更重要的是,表面上歐洲央行透過量寬的手段,讓歐元區盡快擺脫通縮,實際上是美國有求於歐洲央行協助「承接」部分美債,以達到長期壓低美債息率的目的。
不過,按照目前歐洲央行的準備工作進度推算,相信距離正式落實量寬尚有一段日子。最終歐洲央行會否破天荒,接過聯儲局的棒,成為美債的大買家,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冠一資產管理 首席策略師
wongsir.com.hk
[王冠一 國際財經]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