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測試九成準 難測早期瘜肉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11日 06:35
2014年05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的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的大便隱血測試方法已初步敲定,據了解,專責小組計劃選用較新的免疫化學測試,而不選舊式的酵素測試。有腸胃科醫生表示,測試乃檢測糞便內的紅血球,以確認是否患癌,靈敏度及準確度均達九成,但未必能出無出血的早期瘜肉。


中大醫學院副院長(臨牀)胡志遠說,傳統的「愈創木脂測試」主要檢測糞便樣本內的血液酵素反應,以確認是否患癌,靈敏度相對較低,若病人事前曾食香蕉、雪糕等,均有可能出現假陽性反應,影響結果。至於「免疫化學測試」(immunochemical test)約四五年前起在本港使用,最近兩三年在公立醫院及私院普及,該測試是檢測樣本的血細胞紅血球指數,靈敏度及準確度均達九成,亦不會受飲食影響結果。


檢測瘜肉仍需照腸鏡

不過,胡志遠說免疫化學測試亦有缺點,若病人未發展至癌症,只是早期瘜肉,則未必能診斷出來,檢測瘜肉的準確度跌至約七成,「因瘜肉不一定會流血,無論幾大粒都未必驗得出」。胡稱,1公分以上的瘜肉若不予理會,數年內有可能變癌,瘜肉診斷同樣重要,照腸鏡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成本相對較高,兩者需平衡。


免疫化學測試每次成本約100至200元,貴過傳統酵素測試(約20至100元),但傳統測試靈敏度低,至少要做兩三次才能得出可靠結果。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