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中文大學生物醫學學院幹細胞專家李嘉豪教授,周四在英國網上科學期刊F1000 Research發表論文,指出按照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小保方晴子所述手法,並未能成功製作出新型萬能細胞「STAP細胞」。
稱方法相同結果相異
小保方晴子今年1月於《自然》雜誌發表論文,宣布成功培育出幹細胞的代替品STAP細胞,惟及後被指涉及竄改及揑造數據,多名科學家亦稱無法重現實驗結果。李嘉豪根據小保方論文中所述方法,從出生數天的老鼠體內抽取脾臟白血球細胞(splenocytes)以及肺部纖維母細胞(fibroblasts),並以弱酸性溶液處理,但未有發現任何基因變化,亦未培育出STAP細胞。有關論文有待同行評審。李嘉豪上月曾表示,個人認為STAP細胞不存在。
共同社
稱方法相同結果相異
小保方晴子今年1月於《自然》雜誌發表論文,宣布成功培育出幹細胞的代替品STAP細胞,惟及後被指涉及竄改及揑造數據,多名科學家亦稱無法重現實驗結果。李嘉豪根據小保方論文中所述方法,從出生數天的老鼠體內抽取脾臟白血球細胞(splenocytes)以及肺部纖維母細胞(fibroblasts),並以弱酸性溶液處理,但未有發現任何基因變化,亦未培育出STAP細胞。有關論文有待同行評審。李嘉豪上月曾表示,個人認為STAP細胞不存在。
共同社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