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地通脹跌穿2% 救市聲起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10日 06:35
2014年05月10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4月內地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上漲1.8%,創一年半低位,並遠低於市場預期。已連續26個月處於收縮區間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下跌2%,亦進一步證實目前內需顯著偏弱。由於通脹壓力消除,加上早前人行提出「靈活運用」存款準備金率等政策工具,令市場對全面降準、甚至減息的預期再次燃起。


消費物價分類方面,4月食品價格上漲2.3%,其中鮮菜、豬肉價格分別下降7.9%及7.2%,非食品價格上漲1.6%。國家統計局指出,4月通脹漲幅回落較多,一方面是去年同期受寒冷天氣影響,鮮菜價格基數較高,而今年氣溫較常年偏高令鮮菜價格大幅下跌所致;另一方面,受供過於求影響,豬肉價格連續4個月按年下降。統計局認為,未來物價仍將保持溫和上漲態勢,4月可能是上半年的低點。


CPI創一年半低位 遠遜預期

4月PPI 按年下降2%,按月更連續4個月下降,降幅均較3月輕微收窄。不過,統計局認為,這主要由於去年同期基數較低所致。


物價漲幅顯著回落,加上人行周一(5日)公布的第一季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首次提出「保持定力、主動作為」,並將過去幾季使用的「合理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轉為「靈活運用」,再次被市場解讀為全面降準信號。


信證:人行降準大門早打開

「人行降準的大門早就打開了,只不過它不降而已。」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表示,人行報告的確釋放全面降準信號,但應不會單因4月物價回落就行動。他亦指出,物價趨勢性回落將對經濟產生壓力,因實際利率提高將抑制投資需求,同時催生負面預期,導致消費者產生觀望情緒、推遲消費。


巴克萊在報告中提出,第二季經濟數據若低於預期,減息和降準都是有可能的。高盛認為,政府會繼續放寬房地產市場的限制。美銀美林則認為,人行全面降準的機會不大,因為銀行間拆息水平仍偏低,但通脹回落也意味一旦有必要,人行可以迅速出手。


學者:降準未必能幫經濟

不過,學者認為貨幣政策不會大動。「市場要求降準呼聲很高,但在目前經濟結構扭曲的環境下,降準只會令政府和開放商進一步提高槓桿,而未必能幫到實體經濟。」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政府在民生領域的微刺激還有大量空間可以做,此外目前一刀切的存貸比標準也可以適當調整,例如根據各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定不同的存貸比。


明報記者 李萌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