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北極熊無心臟病奧秘揭盅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10日 06:35
2014年05月10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進食含有大量脂肪肉類的北極熊,為何不會像癡肥的人類般患上心臟病?科學家研究發現,秘密在於北極熊的基因演變,令牠們夠能將血液內的壞膽固醇轉移到細胞內,以保持心血管健康,同時適應極地生活。


基因突變壞膽固醇移至細胞

北極熊以脂肪含量高的海豹等動物為食,脂肪佔其體重比例的一半,相較之下健康的人類體內脂肪約只有8%至35%。為研究「癡肥」的北極熊如何保持健康,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進化基因專家尼爾森(Rasmus Nielsen)帶領美國、丹麥和中國的研究團隊,蒐集了79頭來自格陵蘭的北極熊以及10頭來自瑞典、芬蘭、美國阿拉斯加等地的棕熊的血液及組織樣本,作基因分析比對。


研究發現,北極熊約在50萬年前與近親棕熊分化,演變成新物種,較之前估計的60萬年至500萬年「年輕」。進化中,北極熊的心血管功能相關基因出現變異,例如「載脂蛋白B基因」出現明顯變異,令北極熊能更有效將血液內過量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壞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轉移進細胞內,不至出現高血糖和高血脂等問題。


專家指出,脂肪對於在極地生活的北極熊不可或缺,既可給牠們足夠能量,助其保暖,而代謝脂肪產生的水分亦是「極地沙漠」的重要水源。對北極熊而言,肥胖反而是健康狀態。科學家希望,有關發現有助研究人類理解如何透過基因療法,預防或治療因脂肪而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研究報刊於美國《細胞》期刊。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