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電轉軚 稱內地輸電成本可控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09日 21:35
2014年05月09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港府早前提出未來兩大燃料組合方案,港燈(2638)明確反對向內地買電,中電(0002)早前仍質疑該方案耗資巨大,缺靈活性;但昨日中電態度似有變,稱在內地建輸電網絡成本長期來看不算大。


中電集團首席執行官藍淩志表示,如果採取向內地買電以滿足本港30%電力需求的方案,主要的基建項目是建立輸電線路連接香港和南方電網的供電網絡,成本預計達到數百億元,與現時進口天然氣的成本相若,「基建成本若按未來四、五十年的使用期來攤分,投資並不算大」。中電總裁潘偉賢4月底曾表示,實施該方案需要在基建上投入巨額資金,而且運作周期長達40至60年,質疑方案靈活性。


4月底質疑投資大 周期長

此外,潘偉賢上月底提及天然氣的價格在將來或會大幅下降,意味着若採取在本港增加天然氣發電比例,成本或可降低。但中華電力副主席阮蘇少湄昨日的回答更為模糊,稱兩種方案的成本難以一概而論,因為過去幾年能源價格波動很大,難評論天然氣價格是否已見頂並逐步回落。


阮蘇少湄亦強調兩方案各有優勢,中電會在研究之後向政府提出建議,但最終會配合政府和市民的決定,並稱目前難衡量兩方案的盈利情况。


立法會議員單仲偕表示,兩電在與議員的接觸當中均表現出對在內地買電方案的保留意見,憂慮其供電的穩定性欠佳,「若從公眾利益出發,自建供電設施會更安心,從內地供電,只是將污染從香港轉移到內地,不可說是環保」。他認為中電態度有所軟化,主要是希望與政府維持良好關係,「目前自己發電的收益率不算高,若政府對內地輸電方案提出更優惠的利潤保證條件,電力公司應會考慮」。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