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醫護成天使 癌童夢成真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09日 21:35
2014年05月09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本港每年約有200宗兒童癌症新症,威爾斯醫院兒童癌症中心團隊助癌童生命重燃希望,但亦有人治療無效,面臨生命倒數,團隊護士則「on call 24小時」貼身照顧,並盡力完成他們遺願,除了曾舉辦遊艇派對,亦為病危少女一圓開演唱會夢,更邀得歌手容祖兒合唱。該癌症中心獲頒今年的醫管局傑出團隊獎。


獲醫局傑出團隊獎

威院兒童癌症中心過去5年每年分別接獲46至88宗癌病新症,該院兒科部門主管李志光說,醫護團隊有兒科、腫瘤科及骨科等部門,每逢周三開會共同制定病例的治療方案,但仍有部分末期癌童需轉介至家居及紓緩護理服務。過去3年其家居及紓緩護理服務每年分別有10至14宗轉介個案。


威院兒科榮譽護理主任林國嬿稱,護理團隊會盡力為癌童達成心願,如去海洋公園開最後生日會;2009年時曾在遊艇上舉辦告別派對,當時該13歲患腎腫瘤的女孩未去過遊船河,因此邀請20多名親友、醫護及教師參加派對,女孩在派對後一周去世。


林國嬿表示,數年前有一名17歲少女患上橫紋肌肉瘤,病情反覆,愛唱歌的她期望開一場個人演唱會,於是醫院為她羅致場地,選在中大逸夫書院大講堂開了一場兩小時的演唱會,宣揚珍惜生命信息,更邀得少女的偶像容祖兒擔任嘉賓及合唱,少女至今仍在生,但據悉近日病情惡化。


女孩遺願陪家人 護士上門照料

有人希望接觸外面世界,亦有病童想與家人度過最後一刻。林國嬿去年接獲女童倩行的個案,她在2012年發現右背胸腔突出了如網球狀的異物,去年4月證實患上本港一年僅3至5例的「尤因氏瘤」,雖完成化療及切除手術,同年10月卻發現腫瘤已擴散至肺部、骨頭,病情急轉直下,最終今年3月離世,那時她不足6歲。


林姑娘說,倩行遺願是留在家中陪伴家人, 於是護士幾乎每天上門照料,教她用嗎啡機止痛、聞氧氣,病情惡化後她連轉身也感痛,幸倩行天性樂觀,反過來安慰家人,「掛住她時便看她的照片」。


24小時當值 撫慰家長情緒

林姑娘稱,因病危童「唔知幾時會走(離世)」,她與另外兩名護士會24小時當值,隨時接家長電話;除了照顧病童亦要安撫家長情緒,如孩子去世後的生日、節日等都要加倍關心,免家長觸景傷情。


明報記者 梁杏怡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