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恒指昨日跌230點,收報21,746點,成交金額622億元。市况有點風聲鶴唳,近千隻股份下跌,上升僅350隻,沽空金額70億元佔比11.3%,反映淡友意猶未盡,沽空難度亦不大。內地樓市出問題已是街知巷聞,消息亦多屬利淡,例如內房百強光耀資金鏈斷裂、市傳武漢農商行董事捲款7億潛逃等,一片雞飛狗走的景况。不過,中央看法並不悲觀,但作為投資者,暫時看還是有疑問時先沽為敬,不少內房股已向下突破。但歐元匯價強勢令歐洲央行推出量寬的機會升溫,有助暫時提振新興市場氣氛。
內地樓市成交急降,庫存大升,但中央對當前局面卻相當「淡定」。人行首季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重申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並堅持「總量穩定、結構優化」的取向。盤活存量,用好增量的中心思想未變,放水的可能性有限。
官媒:樓市分化非崩盤
或許報告已是過去式,但新華社昨日發表一題為「樓市現拐點 救市該不該」的文章,強調「風險固不可忽視,危機亦不宜放大……地方政府若因為降價而『救市』,讓開發商心頭一熱,卻易讓老百姓心頭一涼。」文章又引述不同界別人士意見,說明當前樓市僅表現「分化」,絕非崩盤,可見官方對當前樓市的立場已相當明確,正面看就是市場起決定性作用,說白一點就是叫開發商自生自滅,該死的請上路,能活的也不用救。
中央或許是對的,但跌市時大家都審慎,寧願為崩盤作好準備,不少內房股已向下突破。回顧歷史上樓市泡沫爆破的個案,最佳的應對方法就是印鈔和貶值,也就是美國這幾年的政策方向,否則如日本、香港、西班牙等,匯率政策失誤或被迫失誤,將導致經濟長期低迷。
匯率上,中央似乎亦未有特別明確的立場,主要是跟隨非美貨幣齊升齊跌,美匯指數跌至保歷加通道底部,人民幣亦在短短兩天急升300點子,可見央行對樓市和經濟言行一致,並沒有口裏說不卻已着手善後,首季貨幣政策報告,在匯率的着墨亦不多,人行態度較前更為開放。
歐央行倘量寬 或冲喜新興國
美元弱勢來得比較意外,特別是近來經濟數據相當強勁,非農職位新增達28.8萬份、失業率降至6.3%、4月服務業PMI亦向上修訂至55,連續6個月擴張,並不遜於歐元區。兩者最大的分別,主要是政策觀感,聯儲局耶倫努力強化加息遙遙無期,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就意外表明距離量寬仍有很長時間,此消彼長形成歐元兌美元反覆上升。
要注意的是,歐元區經濟確實在復蘇,除了德國表現強勁外,周邊國家亦由谷底回升,西班牙情况尤其明顯;但同時通脹低企在0.5%,若歐元進一步強勢,有分析指若升至1.45左右,通縮就會殺到埋身。以圖論勢,美元似將展開單邊跌浪,歐洲央行推出量寬打壓匯價的壓力就大增,一旦放水,對於低估值的新興市場,有短暫的冲喜作用。
[江宗仁 還看今朝]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