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人民幣貶值 重創航空航運業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07日 21:35
2014年05月07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年初人行為了對抗熱錢,擴大了人民幣匯率波幅。但正所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就在人行和市場一眾參與者始料不及之時,人民幣單邊升值的時代似乎已經過去,首季人民幣兌美元貶值2.6%,令持有大量美元債的航空、航運等企業首季業績幾近全線見紅,令本已低迷的市况更顯蕭條。相反,連年受匯兌損失困擾的紡織、服裝等出口型企業則獲得短暫的「喘息」。


航空業近年因環球經濟波動,經營利潤已大幅下滑。由於需要大量美元購買飛機設備,航企擁有大量美元債,國航(0753)、南航(1055)和東航(0670)這國內三大航空公司的美元債佔總債務比率均超過七成。 往年幸得人民幣升值,匯兌收益很大程度掩蓋了航企經營業務虧損的事實,但今年首季情况發生大逆轉,可謂「冰火兩重天」。


南航財務費用激增150倍

以南航為例,去年由於票價下跌等市場因素,全年經營利潤按年大跌七成。但由於人民幣升值令匯兌收益從2012年2.67億元(人民幣.下同)增至29億元,拉動去年純利僅按年跌24%。但今年首季,由於人民幣貶值,財務費用從去年首季的900萬元,激增150倍至今年13.75億元,導致由盈轉虧,從去年首季賺5700萬元,到今年蝕3億元。東航今年首季財務費用按年增6倍,令虧損擴大56%至2億元。在三大航中美債佔比最小的國航,是首季唯一錄得盈利的航企,其副總裁樊澄早前表示目前貶值風險可控,國航自去年起逐步增加人民幣債比例,以減低風險。


有歐資航空分析員表示,若撇除匯兌收益的影響,今年首季內地三大航的核心盈利有所改善。從行業狀况來看,儘管票價仍未見回升,但載客量均錄得約一成的按年增幅。全年來看,市場氣氛預計會繼續好轉,人民幣貶值成為今年航空業最大的風險。


中集首季外匯合約巨虧3.6億

同樣需求大舉美債的航運公司亦是人民幣貶值的重災區。中集集團(2039)首季因外匯遠期合約巨虧3.6億元,拖累公司純利按年跌42%至1.28億元。中國遠洋(1919)亦由於匯兌損失,財務費用亦按年升五成至7.77億元。此外,在內地有業務的零售商,亦受到人民幣貶值的衝擊。佐丹奴(0709)星期一發盈警,稱由於人民幣及東南亞貨幣貶值,以及當地需求持續疲弱,預計今年上半年盈利將大減。不過恒生銀行執行董事馮孝忠就認為,人民幣短期內雖然會持續貶值,但幅度不大,「年初至今,也僅是跌不足4%,若零售商盈利大跌,可能受其他因素影響更大」。


明報記者 魏嘉儀、廖毅然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