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明月先生﹕古為今用靖國境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07日 06:35
2014年05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三國時期,蜀漢名相諸葛亮在南征之戰結束後,隨即把土兵連官員從南中撤走。當時有人勸諸葛亮留下土兵及官員駐守,但他最終決定不留任何兵卒,直接任命當地人為官員,並允他們用自己的方法管治人民。結果終蜀漢一朝,南中地區再未出現大規模叛亂。諸葛亮深謀遠慮締造了夷、漢一家親的典範。


諸葛亮民族政策換蜀久安

話說回來,諸葛亮雖已作古千年,其民族治理政策至今卻仍有借鑑價值。蜀漢和中共同樣面對民族不和問題,兩者的處理手法卻差天共地。


近日,昆明及烏魯木齊先後發生兩次恐襲,造成大量死傷。這兩次的大規模恐襲震驚全國之餘,亦令人質疑治理疆藏的成效。


中央政府為治理疆藏,可謂扭盡六壬。一方面,給予當地特殊的法律地位,使他們在法律面前享有特權。另一方面,透過西部大開發的政策大力發展西部,意圖改善他們的經濟狀况,再設法以漢文化改造他們,以循序漸進方式令他們的文化思維變得近似漢人。中國政府所做的一切說得上是用心良苦,可是他們卻拒不接受。


政策失敗皆因藏維民族選擇宗教的自由及傳統文化受到極大的限制和衝擊。須知宗教及文化是他們的核心價值,假若他們選擇宗教及文化的權利受損的話,政府做得再多,也是枉然。更何况,當地的實權掌握在漢人手裏。在他們眼中,漢人是外來者。不信任漢人是理所當然的。


懷柔不成,便以鐵腕政策打擊,這種做法就如同把大石投向彈弓,撞擊愈大,反彈愈強。結果導致漢維兩族間仇恨不斷加深,兩次的恐襲正是鐵腕治理的負作用。


疆藏自治 即大紓民族矛盾

假若習近平能仿效諸葛亮,放手使藏維兩族在其原居地得到真正自治的話,不但民族矛盾得到大大的紓緩,而且能省下一筆可觀費用。如此一來,民族矛盾得到解決之餘,中國政府亦可把省下的錢用於社會建設,科研發展及提升國防力量。現今各國對中國虎視眈眈,開源節流並把錢用在正確地方,是富國強兵的必要條件。


事實上,諸葛亮的做法大大延長蜀漢的壽命,使蜀漢在他死後還能堅持近30年。當然,要習近平完全跟足諸葛亮的做法是不切實際的,疆藏兩地還是應該駐軍。然而,軍隊的作用該只限於防衛地區安全,絕不能干涉任何地區事務。


假若習近平有此勇氣和魄力,敢於讓兩地得到真正自治的話,既利於民族和諧,又可名垂千史,實是最有利的做法。可是,習近平及中共內部官員絕不可能真正信任藏維兩族,也不會甘心放棄對他們的控制。別說要做到像孔明一樣使各族親如一家,即使要做到彼此間互相尊重亦有所不能。說到底,民族矛盾絕不會在習近平的任內得到解決!


作者簡介﹕自由撰稿人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