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父母學堂﹕寓操於玩 訓練視覺感知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07日 06:35
2014年05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眼睛是非常重要的器官,除了睡覺以外,它們都在工作,過馬路要看車、從抽屜找襪子時要看顏色、抄寫功課時要看文字等等,而智能電話與平板電腦的流行,更進一步加重了眼睛的負擔。能清楚看見物件,只是視力良好;但要從視覺去了解一樣事物,就需要更高層次的認知能力,影像會在大腦中作出運算及比較,再配合過往的記憶,最後得出結論,稱之為「視覺感知能力」。


「視知覺」助辨識事物

「視覺感知能力」包括多個範疇,在這裏簡單說明一下以下幾個能力﹕

1、辨別能力﹕即能看到事物間不同的地方,例如看得出蘋果與橙的分別

2、視覺記憶﹕即在看過圖像或文字後能複述細節,像請別人代買薯片時,我們懂得描述一下包裝袋的特徵

3、空間位置感﹕即能看到物件線條的角度與位置,像看到畫框有沒有掛斜了,以及知道中文筆畫那些「橫直撇捺」的分別

4、次序記憶﹕即能在看過幾樣東西後記住先後次序,像背電話號碼或串生字

5、底面認知﹕即能在複雜的景象中找出特定物件或文字,像閱讀理解找答案

此外,我們的視知覺在累積一定經驗後,亦會發展出更有效率的辨識能力,讓我們能快速看一下事件或文字,即知道當中意思,例如我們能閱讀不同筆迹的文字、知道不同大小顏色的蘋果也是蘋果、閱讀時能只看重點字眼,而毋須像幼童般要逐個字看幾秒等等。


寫字出界 或視力問題

若發現孩子的眼睛好像不太靈光,例如不能從圖畫中找到指定的物品,又或自K2學寫字以來都不斷寫出界,在尋求訓練之前,宜先找專業視光師檢查,了解孩子視力是否正常。曾在工作上遇到一些孩子,寫字專心又努力,執筆姿勢及坐姿也正確,但那些「穿頭出界」的問題總是揮之不去,原來他們都患上不同程度的遠視或散光等,架上眼鏡後問題便解決了。


但如屬「視覺感知能力」的問題,就必須多練習才有進步。坊間不少強調「左右腦訓練」的書籍,以有趣的圖畫及練習去挑戰孩子視覺的辨別、記憶、空間位置感等,若日常生活中,能多與孩子玩找不同、迷宮、拼圖、七巧板、跟次序穿珠等遊戲活動,就能有效促進孩子視覺感知能力的發展。


作者簡介﹕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 健苗軒職業治療師

羅懿德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