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H5N6首染人即殺川漢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07日 06:35
2014年05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大陸台灣兩岸在過去一年多先後發現4種全球首現感染人類的新種禽流感病毒,其中內地繼去年首現H7N9及H10N8感染人類後,曾有雞染H5N6的四川,最近亦出現全球首宗人感染H5N6的死亡個案。患者為四川南充市一名49歲男子,曾接觸病死家禽,臨牀診斷為急性重症肺炎,搶救無效死亡。


曾接觸死禽 內地指傳播風險低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相信,H5N6是H5N1病毒混合其他病毒洗牌變種而成的新品種,可以致命;而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則指中國人口稠密,街市人多擠迫,若中國城市不朝着中央屠宰的方向走,以減低病毒洗牌變種風險,新的禽流病毒品種將陸續有來。


本港衛生防護中心說,正密切監察內地衛生部門最新通告,並指所有新型甲型流感的感染,包括H5N6,在港皆為須呈報的疾病。


中新社引述四川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通報,指該省南充市通過監測一宗重症肺炎病例的咽拭子(即咽喉分泌物)樣本,檢測出對H5N6禽流感病毒呈陽性反應,經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一步檢測,確定為H5N6病毒,所有密切接觸者經醫學觀察未出現異常。專家初步分析個案後認為,病毒感染和傳播風險低。


常見於野鳥 變種可致命

通報指本月3日,當局在四川南充市一個養殖戶中,檢出有雞樣本對H5N6呈陽性反應後,已撲殺當地1338隻家禽,並加強消毒及對周邊地區的緊急監測,未發現異常情况。


何栢良表示,以往在歐美地區、台灣等地的野鴿及水鴨曾發現H5N6病毒,且是低致病性,在活雞中則甚罕見,再加上內地雞有打H5N1疫苗,懷疑H5部分可能變異,相信今次病毒是H5N1病毒混合其他病毒變種洗牌所致的新品種,而H5N1本身可傳人,並具一定殺傷力,因此新病毒可致命。


袁國勇則表示,以往在歐美、瑞典等地的水鴨中曾篩檢出H5N6,屬低致病,而中國篩檢出高致病的H5N6病毒,故四川首現人感染H5N6後,需要做病毒基因分析、流行病學監察及追蹤。


袁又說,禽流感病毒不斷洗牌,由1959年出現首宗人感染H7N7禽流感,1997年香港首現H5N1,至去年內地首現人感染H7N9及H10N8,50年來已累積多達10個病毒品種,H5N6是最新發現的一種。


袁國勇:不推中央屠宰 新品種續來

袁國勇指中國人口稠密,街市人多擠迫,大大增加禽鳥病毒基因與人類病毒基因洗牌變種的風險。若城市不朝着中央屠宰方向走,新的禽流病毒型號陸續有來。他以泰國和新加坡為例,指這兩個國家推行了中央屠宰30至40年,大大減低禽流感威脅。他說農村養殖場有生物安全措施,加上遠離人煙,一般人不容易接近,即使有人感染禽流感死亡,病毒也不易擴散傳播。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