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大量發債,投資者卻唯恐長債供不應求。市場原本預期聯儲局逐步退市,會帶動國債價格下跌、孳息上升,不料近期美國數據好壞參半,非農新增職位急增,惟勞動參與率卻創36年最低,加上俄羅斯及烏克蘭緊張局勢持續,市場對美債需求增加,退休基金紛紛由股市轉投債市,令10年期及30年期長債需求激增,債價連升兩周,孳息跌至10個月低位。
長債需求增,原因之一是美國新監管條例規定當地價值16.3萬億美元的退休基金,必須拉近資產相對於長期負債的差距,促使很多基金逐步賣出股票轉買美債,鎖定去年在股市的獲利。扣除聯儲局手上持有的國債,10年期以上美國國債,在價值12.1萬億美元的美債市場中僅佔5%,退休基金增持長債,令美債潛在供不應求。
大企業退休金 沽美股買美債
根據去年通過的條例,美國的退休基金若資產少於未來多年要支付的退休金(即退休基金的負債),將要在未來兩年多付保費,監管機構亦會按資產及負債間差距徵費。由於去年美股大升後,不少大企業的退休金資產都超過負債,這些退休金都樂於棄股投債,以符合監管要求。
聯儲局的一級證券交易商加拿大豐業銀行估計,退休基金在新例下將把購買美國長債的規模增加兩倍,令美國長債需求在未來兩年額外增3000億美元,幾乎是價值6420億美元的美國長債流通量的五成。
美銀美林分析師David Yoo稱,中國也有份推低長債孳息,當局收緊銀根吸引熱錢流入中國,使外匯儲備加快增長,這些外匯繼而透過購買美債回流美國,推低孳息。
此外,通脹溫和亦促使長債需求高於短債。強勁的需求令30年期美國國債孳息在上周五推低至3.34厘,是10個月低位。今年以來孳息已下降0.6個百分點,跌幅是2000年以來最大。同時,美國政府財赤降至7年最低水平,亦會令新債發行量減少,預料美國明年新債發行量將按年跌36%。加拿大豐業銀行指出,受稀有及流動價值影響,債市變得有點像商品,長債孳息仍有下行壓力。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美國政府推出的銀行救助計劃及刺激經濟措施,已令流通國債增加逾1倍,因此長期債息下跌,有助減輕美國政府財政負擔。
美國削赤 令新債供應減少
今年美國30年期國債回報率升12.3%,是自1988有紀錄以來最高,升勢與去年背道而馳。去年美國長債回報率跌12.5%,是全球虧損最多的國債之一,反觀美國股市卻升30%,表現是1997年以來最好。
(彭博社)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