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人每天製造大量垃圾,在沒有焚化爐的情况下,部分垃圾回收後,會直接送往香港三個堆填區(將軍澳、屯門、打鼓嶺),垃圾天天增加,層層推高,建成了垃圾山,但周邊斜坡不能太陡峭,所以垃圾不能無限推高。三個堆填區預計在2015年陸續飽和,即使政府當刻大力扶持回收業和決定建焚化爐,也不是數年間能解決問題的方法,無計可施下,政府去年提出擴大垃圾堆填區,但計劃觸礁。垃圾滿城迫在眉睫,可以怎麼辦?
前天文台長林超英早前撰寫文章:「三個垃圾填堆區:其他十五區可以笑嗎?」,提醒香港人,堆填區爆滿,十八區有分,若大家袖手旁觀,繼續不斷購物、用完即棄、年年換家具、繼續製造剩食廚餘,即使堆填區擴建,不久又會爆滿,最終可能要十八區每區一個堆填區,到時後悔已晚。
林超英認為,擴建堆填區是當下沒辦法中的辦法,將來不可以把擴建堆填區為處理垃圾的唯一方法,應着手宣傳及教育,推動全民減廢、回收再造、焚化等並行。政府計劃今年再就3個垃圾堆填區擴建計劃,以及石鼓洲興建焚化爐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涉及費用逾200億元。
前天文台長林超英早前撰寫文章:「三個垃圾填堆區:其他十五區可以笑嗎?」,提醒香港人,堆填區爆滿,十八區有分,若大家袖手旁觀,繼續不斷購物、用完即棄、年年換家具、繼續製造剩食廚餘,即使堆填區擴建,不久又會爆滿,最終可能要十八區每區一個堆填區,到時後悔已晚。
林超英認為,擴建堆填區是當下沒辦法中的辦法,將來不可以把擴建堆填區為處理垃圾的唯一方法,應着手宣傳及教育,推動全民減廢、回收再造、焚化等並行。政府計劃今年再就3個垃圾堆填區擴建計劃,以及石鼓洲興建焚化爐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涉及費用逾200億元。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