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黃之鋒﹕別輕看商討日的一票長青網文章

2014年05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5月03日 06:35
2014年05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在5月6日商討日,簽署佔中意向書的市民票選出心儀的政改方案,最高票的三個方案則會成功入閘,成為6月22日電子公投的候選方案,可見商討日的產生結果將定奪泛民的博弈路線。


然而,在商討日投票之先,我們習慣考慮個人對方案的取向和倡議者的印象,卻忘了投票不單純是為了表達個人意願,更是一個向中央政府施壓的行動,背後所象徵的價值才是關鍵所在。


綜觀社會主流方案,真普聯方案認為提名委員會的組成「愈民主愈好」,不願爭取廢除票值不均的四大界別,在存廢取態上留白,甚至不聲明「公民提名必不可少」,引致真普聯內的政黨泥漿摔角,可見泛民政黨縱使以聯盟方式提出方案,其實立場也是截然不同,方案的提出只純粹為了取得泛民政黨的最大公因數。


陳方安生的「公民間接提名」和18學者的「公民推薦」方案,不容市民享有直接的提名權,背後的價值就是相信當下就應更為「理性務實」,爭取建制派支持泛民才能促成政改成事,只要擁有競爭的選舉,即使放棄提名權也沒有所謂。


但在公民推薦也被王振民稱為違法的時候,我們是否還要幻想向着當權者把底線一退再退,滿以為透過協商討論,便能在中央手上取得貨真價實的普選制度?在沒有任何行動產生民意基礎的時候,便在政改通過前300多天急着談判,是否只是未戰先降的舉動?

我們參與政改運動,到底會把政黨利益凌駕於民主理念,在提委會的廢存上模稜兩可,在公民提名的立場上搖擺不定,還是願意用上佔中作為核彈,透過商討日的投票結果,堅持一個平等的政治制度,實現「公民直接提名 廢除四大界別」,為的只是給中央一個信息:願意投身佔中運動的市民,不要在今天妥協讓步。


在商討日投什麼方案,取決於你相信的價值。


作者是學民思潮召集人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