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及港鐵昨分別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揭示高鐵延誤背後的重大失誤,從已知資料顯示,運輸及房屋局負責官員,以及港鐵高層人員有合謀欺騙公眾之嫌;他們的公開言行,令人相信高鐵不會延期開通,更絕口不提工程當中遇上的問題。這種玩忽職守的不負責任態度,令人感到非常震驚及失望,特區政府以及港鐵欠香港巿民一個交代。
政府官員與港鐵高層
欠香港巿民一個交代
從政府及港鐵的文件顯示,關鍵的一天是2013年11月21日。港鐵行政總裁韋達誠致電運房局長張炳良,表示不同意向立法會鐵路小組報告高鐵通車日期延遲,說工程仍有可能完成,可於2015年底投入服務。其實,當年9月,港鐵已向路政署表示只能實現「局部開通」模式,15條軌只有6條可投入服務。11月21日傍晚,運房局常任秘書長、路政署代表及韋達誠等舉行緊急會議,港鐵稱維持2015年竣工目標至為重要,否則無法向承建商施壓趕工。翌日,運房局副局長邱誠武在立法會鐵路小組會議稱,高鐵應可在2015年完成,但政府及港鐵未有提及「局部開通」模式。
除非是政府及港鐵交出的文件紀錄有誤或沒有講出事實的全部,這些談話及會議令社會得出如下結論﹕張炳良、邱誠武,以及韋達誠等在這兩天的會議及談話,是合謀欺騙立法會以及香港社會。當巿民正為西九龍高鐵總站花崗岩造成工程延誤而查根問柢的時候,密室大門打開,背後的事實令人震驚。香港為此付出了超支的代價,付出了高鐵延誤而失去的寶貴時間,失去了對官員及港鐵的信任。再加上昨日政府委任調查小組後,發現小組負責人李焯芬教授是一間涉及高鐵工程的公司非執行董事,李於任命兩小時後辭職。到此,巿民不禁要問一句﹕這樣的荒唐事伊於胡底?
職是之故,一個獨立且具公信力的專責小組,此時此刻更加需要。小組不但要徹查高鐵延誤工程上的原因,也要徹查東鐵再三出事因由,更要把港鐵及涉事政府部門官員由頭至踵查個水落石出。我們認為,港鐵面對失去公信力的現况,除了在政府系統介入追查,應考慮重組港鐵董事局、更換部分管理層,甚至把港鐵某些部門從原有系統拆出另置,以釜底抽薪的決心治理病灶。
下周一,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舉行會議,在如此情勢之下,這絕不可能是一次用以檢討鐵路事宜的平常例會,議員必須就港鐵過去兩星期發生的事故,要求政府官員及港鐵管理層交代。當然這不可能是一蹴而就藥到病除,然而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港鐵這個巿值近1700億元的龐然大物,也是時候接受全面體檢。
過去兩星期港鐵的事故之頻密,以「罄竹難書」形容並不為過,東鐵線兩天之內事故接連發生,數據傳輸系統一再出事,全線服務暫停。港鐵解釋是由於傳輸系統出事,須由後備系統頂上;這即是說,在原來傳輸系統修復之前,東鐵只能夠用後備系統「單天保至尊」。然而,一旦後備系統也死火,東鐵是否無系統可用,這對東鐵沿線居民來說,是關係到上班上學的大事。
高鐵工程延誤更是離譜。高鐵工程深挖出來的實况令人咋舌,新聞圖片裏那大片花崗岩,躺在只興建了一半的高鐵西九龍總站的B4層,總站建築物就掛在這片硬岩之上動彈不得。這片花崗岩是港鐵今年向政府匯報工程延誤的其中之一原因,但愈來愈多官方文件揭示,施工後兩年已碰到石層。這兩年之差,究竟是港鐵延報抑或其他原因,不能搪塞了事。
香港的鐵路系統在電氣化及地鐵通車後,方便快捷安全,成為我城令人驕傲的現代化象徵;事實上,港鐵也由於這些輝煌戰績,成為內地以及外國鐵路建設的顧問。可就在榮譽加身之時,港鐵變成龐大得不得觸碰的怪獸,脫離了鐵路的服務本質。香港近30多年的社區建設,絕大部分是依據鐵路或地鐵系統,以輻射形態放射出去,鐵路沿線是人口最密集的區域,一旦停擺,是一大片區域陷於停頓。鐵路在不少國家是國營的原因,便是其運輸咽喉的戰略因素,絕不能出現半點錯漏。
港鐵在東鐵暫停服務及高鐵延誤後,顯露出極不負責任的回應方式,港鐵高層沒有出來全面解說發生何事,這些年薪動輒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元的高級人員究竟所為何事,立法會議員作為民意代表,必須追究。不過,這都未必會觸及港鐵屢出事故的核心,那就是港鐵是一家什麼公司,是一家純粹照顧股東利益的上巿公司,抑或一家以社會利益為己任的企業?這是港鐵變質的其中一個關鍵。
港鐵須大換班
才可浴火重生
港鐵的怪現象,在於儘管政府擁有港鐵76%股份,但似乎對港鐵完全沒有辦法。當高鐵延誤曝光,港鐵委任由6名非執行董事調查,這種被批評為「自己人查自己人」的做法有何作用,人們可思過半。港鐵必須弄清楚其服務對象,儘管須向股東負責,但由於其運輸機構的特質,港鐵必須同時以社會利益為依歸,再不可躲在「股東利益」背後,無視應有的責任。
港鐵此刻面臨萬丈深淵,必須忍痛大換班始可浴火重生,未來獨立調查小組的介入,可望刷去傲慢怠懶的文化,去蕪存菁,委任新的管理層。此舉雖無法可以馬上令高鐵如期完工,也無法馬上令東鐵線乘客從此放心,但高鐵工程全面完工之後、東鐵換回數據傳輸系統之後,還有更長的路要走,這就必須有一個具公信力的港鐵系統。港鐵的新生,須由新管理層做起,始能挽回失落在路軌之間的社會信任。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政府官員與港鐵高層
欠香港巿民一個交代
從政府及港鐵的文件顯示,關鍵的一天是2013年11月21日。港鐵行政總裁韋達誠致電運房局長張炳良,表示不同意向立法會鐵路小組報告高鐵通車日期延遲,說工程仍有可能完成,可於2015年底投入服務。其實,當年9月,港鐵已向路政署表示只能實現「局部開通」模式,15條軌只有6條可投入服務。11月21日傍晚,運房局常任秘書長、路政署代表及韋達誠等舉行緊急會議,港鐵稱維持2015年竣工目標至為重要,否則無法向承建商施壓趕工。翌日,運房局副局長邱誠武在立法會鐵路小組會議稱,高鐵應可在2015年完成,但政府及港鐵未有提及「局部開通」模式。
除非是政府及港鐵交出的文件紀錄有誤或沒有講出事實的全部,這些談話及會議令社會得出如下結論﹕張炳良、邱誠武,以及韋達誠等在這兩天的會議及談話,是合謀欺騙立法會以及香港社會。當巿民正為西九龍高鐵總站花崗岩造成工程延誤而查根問柢的時候,密室大門打開,背後的事實令人震驚。香港為此付出了超支的代價,付出了高鐵延誤而失去的寶貴時間,失去了對官員及港鐵的信任。再加上昨日政府委任調查小組後,發現小組負責人李焯芬教授是一間涉及高鐵工程的公司非執行董事,李於任命兩小時後辭職。到此,巿民不禁要問一句﹕這樣的荒唐事伊於胡底?
職是之故,一個獨立且具公信力的專責小組,此時此刻更加需要。小組不但要徹查高鐵延誤工程上的原因,也要徹查東鐵再三出事因由,更要把港鐵及涉事政府部門官員由頭至踵查個水落石出。我們認為,港鐵面對失去公信力的現况,除了在政府系統介入追查,應考慮重組港鐵董事局、更換部分管理層,甚至把港鐵某些部門從原有系統拆出另置,以釜底抽薪的決心治理病灶。
下周一,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舉行會議,在如此情勢之下,這絕不可能是一次用以檢討鐵路事宜的平常例會,議員必須就港鐵過去兩星期發生的事故,要求政府官員及港鐵管理層交代。當然這不可能是一蹴而就藥到病除,然而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港鐵這個巿值近1700億元的龐然大物,也是時候接受全面體檢。
過去兩星期港鐵的事故之頻密,以「罄竹難書」形容並不為過,東鐵線兩天之內事故接連發生,數據傳輸系統一再出事,全線服務暫停。港鐵解釋是由於傳輸系統出事,須由後備系統頂上;這即是說,在原來傳輸系統修復之前,東鐵只能夠用後備系統「單天保至尊」。然而,一旦後備系統也死火,東鐵是否無系統可用,這對東鐵沿線居民來說,是關係到上班上學的大事。
高鐵工程延誤更是離譜。高鐵工程深挖出來的實况令人咋舌,新聞圖片裏那大片花崗岩,躺在只興建了一半的高鐵西九龍總站的B4層,總站建築物就掛在這片硬岩之上動彈不得。這片花崗岩是港鐵今年向政府匯報工程延誤的其中之一原因,但愈來愈多官方文件揭示,施工後兩年已碰到石層。這兩年之差,究竟是港鐵延報抑或其他原因,不能搪塞了事。
香港的鐵路系統在電氣化及地鐵通車後,方便快捷安全,成為我城令人驕傲的現代化象徵;事實上,港鐵也由於這些輝煌戰績,成為內地以及外國鐵路建設的顧問。可就在榮譽加身之時,港鐵變成龐大得不得觸碰的怪獸,脫離了鐵路的服務本質。香港近30多年的社區建設,絕大部分是依據鐵路或地鐵系統,以輻射形態放射出去,鐵路沿線是人口最密集的區域,一旦停擺,是一大片區域陷於停頓。鐵路在不少國家是國營的原因,便是其運輸咽喉的戰略因素,絕不能出現半點錯漏。
港鐵在東鐵暫停服務及高鐵延誤後,顯露出極不負責任的回應方式,港鐵高層沒有出來全面解說發生何事,這些年薪動輒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元的高級人員究竟所為何事,立法會議員作為民意代表,必須追究。不過,這都未必會觸及港鐵屢出事故的核心,那就是港鐵是一家什麼公司,是一家純粹照顧股東利益的上巿公司,抑或一家以社會利益為己任的企業?這是港鐵變質的其中一個關鍵。
港鐵須大換班
才可浴火重生
港鐵的怪現象,在於儘管政府擁有港鐵76%股份,但似乎對港鐵完全沒有辦法。當高鐵延誤曝光,港鐵委任由6名非執行董事調查,這種被批評為「自己人查自己人」的做法有何作用,人們可思過半。港鐵必須弄清楚其服務對象,儘管須向股東負責,但由於其運輸機構的特質,港鐵必須同時以社會利益為依歸,再不可躲在「股東利益」背後,無視應有的責任。
港鐵此刻面臨萬丈深淵,必須忍痛大換班始可浴火重生,未來獨立調查小組的介入,可望刷去傲慢怠懶的文化,去蕪存菁,委任新的管理層。此舉雖無法可以馬上令高鐵如期完工,也無法馬上令東鐵線乘客從此放心,但高鐵工程全面完工之後、東鐵換回數據傳輸系統之後,還有更長的路要走,這就必須有一個具公信力的港鐵系統。港鐵的新生,須由新管理層做起,始能挽回失落在路軌之間的社會信任。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