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日前,香港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表示:「中央不會同意選一個同中央對抗的行政長官」,「倘若這種人出任特首,會威脅國家安全」。如何解讀此番話,香港社會再次出現「分歧」,建制派自然是舉雙手贊成,主張「香港與中央對抗沒有好處」,而泛民則將這番話視為中央對香港普選又一次的粗暴「施壓」。其實,這樣的議論突顯了香港所處的特殊地位與政治環境,因為這樣的議論在正常的民主國家不會出現,而倘若從真誠展望香港民主發展的視角而言,作為代表中央發言的此類言論則應避免。
筆者將李飛言論在微博與大家討論,一位向來支持民主發展的內地網友的評論是:「世界任何一個政體都不會允許地方首長與中央對抗」,突顯了即使是自由派知識分子,認同民主政治不得挑戰國家權威的大有人在。
這段討論浮現出兩個基本問題,其一,具有官方身分的李飛言論是否恰當;其二,香港會選出與中央對抗的特首嗎?
其實,在一個正常的民主社會,地方首長由當地選民選出,只向選民負責,毋須中央任命,中央也無權罷免民選的地方首長。因此,不會有執政的中央官員要求選民不得選出與中央對抗的縣市長,台灣與日本就是顯例。
再看香港的實情,民選的香港特首須經中央任命,已是制度上對香港選民的無形壓力,加上中港兩地經濟一體化進展快速,務實的香港主流社會也不會選出專與中央對抗的特首。
在民主社會,存在不同政見的執政黨與在野黨是自然現象,執政黨不可能要求在野黨籍的地方首長效忠中央政府,一切依循法律行事。中南海既然容許香港發展民主,就應該展示足夠的自信與胸懷,即使未來特首在個別的議題與中央不一致,也毋須視之為「與中央對抗」,否則香港的民主發展只會是一個四不像的怪胎。
作者是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筆者將李飛言論在微博與大家討論,一位向來支持民主發展的內地網友的評論是:「世界任何一個政體都不會允許地方首長與中央對抗」,突顯了即使是自由派知識分子,認同民主政治不得挑戰國家權威的大有人在。
這段討論浮現出兩個基本問題,其一,具有官方身分的李飛言論是否恰當;其二,香港會選出與中央對抗的特首嗎?
其實,在一個正常的民主社會,地方首長由當地選民選出,只向選民負責,毋須中央任命,中央也無權罷免民選的地方首長。因此,不會有執政的中央官員要求選民不得選出與中央對抗的縣市長,台灣與日本就是顯例。
再看香港的實情,民選的香港特首須經中央任命,已是制度上對香港選民的無形壓力,加上中港兩地經濟一體化進展快速,務實的香港主流社會也不會選出專與中央對抗的特首。
在民主社會,存在不同政見的執政黨與在野黨是自然現象,執政黨不可能要求在野黨籍的地方首長效忠中央政府,一切依循法律行事。中南海既然容許香港發展民主,就應該展示足夠的自信與胸懷,即使未來特首在個別的議題與中央不一致,也毋須視之為「與中央對抗」,否則香港的民主發展只會是一個四不像的怪胎。
作者是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