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成功需「父幹」「拚爹」才會贏長青網文章

2014年04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4月28日 06:35
2014年04月28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拚爹」是大陸流行用詞,意思是比併大家父母的影響力。


外資投行的「中國關係門」鬧得滿城風雨,先有多家投行的中國區領導下台,續有中資龍頭國企董事長落馬,並傳出其情婦在歐資行工作,身家上億。投行拉生意要靠關係,至於這關係是通過什麼渠道獲取?除傳統斟茶灌水外,亦可以在其他業務上給客人好處,例如借錢;但更多是靠人事,這是投行願意付介紹費予有關係的中介的原因;亦有投行將關係私有化,如聘用高官親屬。


投行pitchbook大同小異 關係決定生意

企業要融資或併購,都會請投行來做pitching(推銷),這樣的選美秀,我也參加過不少,事實上同級投行拿得出來見客的pitchbook,大都是大同小異;不外乎環球銷售能力有多強、對行業了解和研究有多深、過往業績有多風光(保薦人排名榜這東西其實可塑性甚高)、再加上敝行認為貴公司可以賣多少錢(當然愈高愈好,只要pricing range夠闊)。 客戶看完一堆PowerPoint,實在難分高低, 關係便成決勝因素。


美國政府對銀行窮追猛打,誓要將這些生意怎樣得來弄得一清二楚,惹得不少內地富豪和高官一身蟻。「關係門」是繼「常委的身家有多少?」之後另一個燙手山芋。


在資本主義國家,說客(lobbyist)是打正招牌的正門生意,他們賣的不止是如簧之舌,主菜是關係。大陸民粹派認為美國傳媒(特別是《紐約時報》)這般針對中國高官關係,是雞蛋裏覓骨頭,百步笑十步而已, 新鮮熱辣例子包括前財長蓋特納辭官之後,旋踵已加入華平私募基金(Warburg Pincus)。


公開官商關係 知易行難

美國反貪污法並不是要杜絕企業購買關係,而是要求他們在爭取別國政府生意時,不可以有貪污「意圖」──通過給予政府官員好處換取生意。當局針對國企多於民企(問題是中國的大宗資本市場生意大都和國企有關);另方面,投行是否系統性招聘高官子弟,抑或是否與個別事件也有關係。 最後就是被聘用的人,能力是否稱職,但是很多系出名門的第二代,他們都受過精英教育,不少還是長春藤大學的畢業生,普通亞蘇(Associate)的工作,一般是難不到他們的,所以真的要定投行罪,也不容易。


反貪反腐追求公平、公正、公開,當中我覺得公開是最基本並最容易執行。生意給甲不給乙,可以有千萬個理由。何者公平?實在很難說得準。反過來說,投行和客戶高層之間有任何間接或直接的交易,只要在陽光之下進行,社會便有機會下公論, 但在現實中,往往這最低要求很難做得到。


[張宗永 翼之聯想]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