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葛量洪醫院白內障中心2009年成立後,有效大幅提高手術量,截至去年12月,港島西只剩752名病人輪候手術,輪候期為兩個月。反觀九龍中和新界西,分別有逾萬以及近5000名病人輪候手術,輪候期為19個月和22個月。不過,本報發現,葛量洪醫院白內障中心未協助分流其他聯網排長龍等做手術的病人,正準備改裝以提升港島西眼科服務。立法會議員郭家麒認為醫管局沒有監管好資源有效及均衡使用,應該檢討。
病人輪候大減 未助他區分流
立法會衛生事務委員會今日討論醫管局白內障手術。葛量洪醫院2009年成立白內障中心,以流水作業方式操作,醫生做完一宗手術便過去另一間手術室做另一宗手術,以提高手術量。事實證明方法奏效,立法會文件披露,港島西聯網輪候白內障手術人數由高峰期的4000多,大幅跌至去年12月只得752人輪候。手術輪候時間由2009年要等50個月,至去年12月縮短至2個月,冠絕7個聯網。
不過與此同時,九龍中聯網有10,502名白內障病人,人數之多冠絕7個聯網,去年共進行4881宗手術,輪候期為19個月。文件揭示新界西有4881名病人輪候手術,去年只做了2177宗手術,輪候期為22個月,是輪候期最長的聯網。九龍西聯網有3673人輪候,去年進行了1867宗白內障手術,輪候期亦長達19個月(見表)。
聯網發言人﹕瑪麗眼科門診遷入
港島西聯網發言人表示,葛量洪醫院2009年投放近800萬成立白內障中心。瑪麗醫院重建計劃於2012/13年落實後,聯網決定將瑪麗醫院眼科門診及大部分眼科手術遷至葛量洪醫院,預計於2015年第3季投入服務 。
改裝提升港島西眼科服務
發言人續說,現時葛院白內障中心內的醫療程序室,只適用於毋須全身麻醉的白內障治療程序,故需提升手術室規格,以配合全身麻醉和複雜眼科手術,以及感染控制標準。屆時港島西聯網眼科服務將會獲得提升。醫管局發言人表示,目前中央協調的跨網轉介安排,只適用於耳鼻喉科、婦科及眼科專科門診非緊急個案。至於白內障手術,醫院會按病人個別情况,有需要時始建議及安排轉介。
立法會議員郭家麒表示,九龍西和新界西聯網白內障手術效率低,相信與缺乏眼科醫生、資源不足有關。反觀港島西葛量洪醫院白內障中心,服務量有大把餘額,卻無對其他聯網排長龍等做手術的病人加以援手。中心使用期未夠5年,已準備改裝提升港島西眼科服務,這種「各家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做法,令人氣結。
社區組織協會病人權益幹事彭鴻昌也認為,醫管局服務應全盤規劃、緊密監控,適時檢討服務需要和修訂。郭家麒認為,醫管局沒有監管好資源有效及均衡使用,實在難辭其咎。
明報記者 談誦言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