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經過10個月的調查,政府終完成南丫海難調查報告,當局以避免影響警方刑事調查工作為由,拒絕公開約430頁的調查報告,只向立法會提交一份41頁撮要文件,當中完全沒有披露涉事人員名字及犯了什麼錯誤。海難死者家屬對政府就報告具體關鍵內容秘而不宣感到氣憤難平,退而求其次,向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提出,以簽署具備刑責的保密協議作條件,以換取閱覽整份報告,張僅答應代為轉達有關要求。
政府為免影響刑事調查拒公開報告的論點非常弱,一來早前由倫明高法官負責的調查報告,牽涉過百證人,除了關乎涉事船長責任部分或影響審訊而沒公開外,其餘內容均讓公眾閱覽;何以政府的報告卻不能?
回看歷史,當年發生震撼全港的居屋短樁事件,時任房屋局長黃星華委任知識產權署長謝肅方出任圓洲角及天頌苑事件員工紀律調查小組主席,調查事件裏房署職員的紀律問題。2000年12月,小組發表調查報告,指房屋署長苗學禮及副署長貝德思毋須對事件負責,另18名被指監管不力的房署職員則建議進行紀律研訊。該份報告同樣被列作機密,沒有對外公開,但房屋局特地複製了11份報告影印本,分別放在立法會圖書館及立法會一房間讓議員閱覽,但報告遮去職員的名稱。當時議員對此安排極表不滿。重要的一點是,由於事件或涉貪污及訛騙,政府於同年1月將事件轉交廉署調查。
13年前,政府容許在刑事調查進行的同時,讓議員閱覽整份報告,海難報告卻淪為政府的「內部文件」,失去39條人命的公義如何彰顯?這令人想起特首梁振英以涉及商業機密為由,拒絕公開交代發出免費電視牌照準則一樣,荒謬、無理。
作者是資深傳媒工作者
政府為免影響刑事調查拒公開報告的論點非常弱,一來早前由倫明高法官負責的調查報告,牽涉過百證人,除了關乎涉事船長責任部分或影響審訊而沒公開外,其餘內容均讓公眾閱覽;何以政府的報告卻不能?
回看歷史,當年發生震撼全港的居屋短樁事件,時任房屋局長黃星華委任知識產權署長謝肅方出任圓洲角及天頌苑事件員工紀律調查小組主席,調查事件裏房署職員的紀律問題。2000年12月,小組發表調查報告,指房屋署長苗學禮及副署長貝德思毋須對事件負責,另18名被指監管不力的房署職員則建議進行紀律研訊。該份報告同樣被列作機密,沒有對外公開,但房屋局特地複製了11份報告影印本,分別放在立法會圖書館及立法會一房間讓議員閱覽,但報告遮去職員的名稱。當時議員對此安排極表不滿。重要的一點是,由於事件或涉貪污及訛騙,政府於同年1月將事件轉交廉署調查。
13年前,政府容許在刑事調查進行的同時,讓議員閱覽整份報告,海難報告卻淪為政府的「內部文件」,失去39條人命的公義如何彰顯?這令人想起特首梁振英以涉及商業機密為由,拒絕公開交代發出免費電視牌照準則一樣,荒謬、無理。
作者是資深傳媒工作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