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球賽涉利益衝突者曝光長青網文章

2014年04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4月26日 06:35
2014年04月26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審計署早前不點名批評香港網球精英賽的主辦機構香港網球贊助人協會(下稱網協),連續兩年在沒有向盛事基金秘書處申報,亦未獲政府批准下,斥580萬元聘請由該協會一名當然委員開設的公司推廣賽事,涉「益自己人」,違反撥款指引及協議。本報偵查發現,這名捲入利益衝突的核心人物是網協外籍委員Brian Catton,他旗下的活動籌劃公司,獲網協聘為秘書公司多年,反映兩者關係極為密切。立法會帳委會副主席謝偉俊認為事件「有問題」,將在公開聆訊跟進。他歡迎傳媒揭發更多弊端,「好讓我們在立法會有更多子彈,有問題的,我們就會查,但現時不便評論」。


KCE執董﹕不涉利益衝突

捲入利益衝突爭議的公司是簡棟企業有限公司(KCE Sports & Entaertainment)。Brian Catton的兄弟、KCE的執行董事Terry Catton今日凌晨1時許回覆本報,指KCE早於2008年、即網協向盛事基金申請撥款前,已透過投標成為網協的服務供應商及推廣公司,合約期由2009年至2011年,因此他反駁審計報告指控,認為毋須申報,因不涉及利益衝突。


本報周四向旅遊事務署查詢,至截稿前未獲回覆。時任網協副主席的田北俊回應審計報告表示,「我主要是為比賽找人包廂贊助,Brian Catton則只是打工的」,當時決定外判宣傳工作給KCE的是網協委員會集體決定,但他無正面回應為何網協沒有申報Brian Catton與KCE的關係。他說,「Catton只是負責執行,以及跟外國球星的接洽。」


賽務總監持股公司 獲聘推廣賽事

由網協主辦的香港網球精英賽,於2010年及2011年分別獲盛事基金批准資助900萬元及500萬元。網協當年的財務報表顯示,當時網協執行委員會有17名委員,以及兩名當然委員Brian Catton及Terry Catton,兩人亦是香港網球精英賽2010及2011的賽務總監。


網協在這兩屆精英賽均聘用KCE擔任賽事的推廣機構,負責統籌及推廣賽事。根據貿發局網頁,KCE於1978年成立,業務為運動比賽籌劃、活動管理、市場推廣等。


公司註冊處資料顯示,本身為網協執委會當然委員的Brian Catton是KCE大股東,持有四成股權。根據審計署報告,網協在兩屆賽事中,先後向KCE支付290萬元及270萬元服務費,佔賽事總開支逾一成。然而,審計報告指出,網協並沒有向盛事基金秘書處申報Brian Catton與KCE的關係,亦沒有就聘請「關連公司」徵求政府批准。


賽事超支 照向KCE發獎金

更不尋常的是,網協於2010年不理賽事超支,仍然向KCE額外發放20萬元獎金,這筆獎金從未列入開支預算,盛事基金秘書處也沒有就此向網協查問。Terry Catton昨晚回覆本報稱,20萬元獎金是在賽事結束後發放,未有列入開支預算是「理所當然」。


本報發現KCE與網協關係一直極為密切。KCE獲網協聘用為秘書公司多年,兩者有明顯利益關係。根據網協的財務報表,網協於2013年準備解散時,曾向KCE付約4.6萬元的服務費餘款。網協已於今年初解散。


林卓廷指嚴重違指引 須重點調查

曾任廉署調查主任的民主黨總幹事林卓廷說,事件嚴重違反撥款指引,「賽事超支,但主辦機構仍要額外獎勵20萬元給KCE,這是相當離譜,足夠構成利益輸送嫌疑」,認為政府必須重點調查。


明報記者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