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本月中規劃署剛完成錦田南及八鄉土地用途檢討,研究範圍共約785公頃,除了提出港鐵錦上路和八鄉維修中心的發展參數外,區內其餘約7幅地皮,建議發展地積比率以0.8倍至2.1倍。不過,持有區內江廈圍項目的恒地(0012)或相關人士,近日就搶先向城規會申請,興建16幢分層住宅,擬建地積比率約2.1倍,較該地在早前用途檢討中建議的1.5倍,增幅約4成,住宅樓面近103萬方呎,涉及約1566伙,為區內最大型私人發展項目之一。
江廈圍項目位於金錢圍及金水南路以西、田心新村以北,佔地約49萬方呎,其中約15萬方呎地盤,早於2008年獲城規會批建17幢2層高洋房,樓面約3萬方呎。惟規劃署早前就錦田南及八鄉土地用途檢討時,提出將恒地項目位處的地段一帶,以地積比約1.5倍發展。
規劃署倡1.5倍地積比
恒地隨即於兩周後向城規會提交申請,將地皮申建16幢13至19層高分層住宅,計劃以地積比率2.1倍、興建1566伙,平均每伙面積約658方呎。
恒地是次提出方案,不論地積比率或可建樓面,均較土地用途檢討提出參數增約四成,料可多建約450伙面積約650方呎單位。
據發展商提交資料,地盤內除15%為政府土地外,其餘85%大部分由恒地或相關人士、以2間公司名義持有,少部分則由聯洋製衣廠及鄧氏居民持有。
東匯路項目申增九成樓面
事實上,恒地於區內持有鄰近錦上路站的東匯路地皮,今年1月已率先向城規會申請放寬地積比及高限,其中約9.9 萬方呎為第一期地盤,地積比約4倍,擬建6 幢19層高分層住宅,樓面逾39.7 萬方呎,涉約475伙。
項目亦較是次土地用途檢討中建議的2.1倍地積比,大幅高出約90%。
元朗4區研建逾12萬伙
此外,今年初施政報告提出改劃全港152幅土地,以建逾21萬伙公私營單位,近日發展局文件指出,元朗未來5年預計提供約4.2萬伙,涉14幅土地,當中4幅為私樓地,地點包括錦田北下高埔村、元朗山貝河東路(近香港駕駛學院)、錦上路港鐵站及八鄉維修中心,其餘8幅地擬建公營房屋。
文件亦指出,錦田南及八鄉、洪水橋、橫洲、元朗南4區土地研究,共可建12.38萬伙,預計於2022至2034年完工。
而港鐵元朗站項目將於下周於元朗區議會諮詢,項目可建約148.5萬方呎,涉1876伙。
明報記者 麥穎
江廈圍項目位於金錢圍及金水南路以西、田心新村以北,佔地約49萬方呎,其中約15萬方呎地盤,早於2008年獲城規會批建17幢2層高洋房,樓面約3萬方呎。惟規劃署早前就錦田南及八鄉土地用途檢討時,提出將恒地項目位處的地段一帶,以地積比約1.5倍發展。
規劃署倡1.5倍地積比
恒地隨即於兩周後向城規會提交申請,將地皮申建16幢13至19層高分層住宅,計劃以地積比率2.1倍、興建1566伙,平均每伙面積約658方呎。
恒地是次提出方案,不論地積比率或可建樓面,均較土地用途檢討提出參數增約四成,料可多建約450伙面積約650方呎單位。
據發展商提交資料,地盤內除15%為政府土地外,其餘85%大部分由恒地或相關人士、以2間公司名義持有,少部分則由聯洋製衣廠及鄧氏居民持有。
東匯路項目申增九成樓面
事實上,恒地於區內持有鄰近錦上路站的東匯路地皮,今年1月已率先向城規會申請放寬地積比及高限,其中約9.9 萬方呎為第一期地盤,地積比約4倍,擬建6 幢19層高分層住宅,樓面逾39.7 萬方呎,涉約475伙。
項目亦較是次土地用途檢討中建議的2.1倍地積比,大幅高出約90%。
元朗4區研建逾12萬伙
此外,今年初施政報告提出改劃全港152幅土地,以建逾21萬伙公私營單位,近日發展局文件指出,元朗未來5年預計提供約4.2萬伙,涉14幅土地,當中4幅為私樓地,地點包括錦田北下高埔村、元朗山貝河東路(近香港駕駛學院)、錦上路港鐵站及八鄉維修中心,其餘8幅地擬建公營房屋。
文件亦指出,錦田南及八鄉、洪水橋、橫洲、元朗南4區土地研究,共可建12.38萬伙,預計於2022至2034年完工。
而港鐵元朗站項目將於下周於元朗區議會諮詢,項目可建約148.5萬方呎,涉1876伙。
明報記者 麥穎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