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運輸及房屋局前日公布針對南丫海難的政府內部調查結果,並表示為免影響刑事調查程序,不公開整份430頁報告,只公開摘要。死難者家屬古太質疑無必要不公開報告,提出家屬若願意可簽署保密協議,要求當局將完整報告提供家屬閱覽。海難家屬會於今日再次與運房局長張炳良會面,但律政局長袁國強不會出席,袁另提出再安排與所有家屬一次過會晤,探討問題,達至「公平及公開」。
張炳良:要諮詢法律意見
張炳良昨日回應,首次聽到有關保密協議的意見,不能即時評論,要再諮詢法律意見。律政司長袁國強表示,公開報告與否,必須平衡家屬知情權、會否影響刑事調查等,現階段警方仍在調查及錄取口供,過往亦曾有證人在審訊時,混淆親身經歷或外來吸收資訊,故不認同議員涂謹申指不公開報告原因是「欺騙3歲細路仔」,強調「絕無呃人成分」。
袁:研訊報告屬公開資料可參考
袁國強續說,今次調查較去年的海難調查研訊更為廣泛,至於曾點名批評海事處人員的研訊報告,他認為屬於公開資料,今次調查可用以參考。他又說,由於今日家屬與張炳良的會議並非所有人一同出席,為達至「公平及公開」,會再安排與所有家屬一次過會晤,探討問題。
去年5月的海難研訊,揭發海事處審批及驗船粗疏,運房局發表對海事處調查的摘要,則只提及有17名海事處人員行為不當,當中13人會有紀律處分或警告,另外4人在撞船時已退休,無法追究,被質疑放生退休官員。
死難者家屬古太昨早在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表示,報告未曾指出海事處人員失職之處、如何懲處,形容「連基本問題都無公布」,實在「不近人情」。她在節目後提出,若家屬願意簽署具法律效力的協議,要求當局考慮將整份報告,提供予家屬閱覽,以了解當中細節。
張達明建議派律師代閱
港大法律學系首席講師張達明認為,政府不公開報告的理由「表面成立」,相信是有可能影響刑事調查及審訊,但認為需平衡家屬知情權,以有限度、有條件發表整份報告。他建議,家屬可考慮委派一名代表律師,閱覽整份報告,再判斷政府不公開報告的理由是否恰當。
他又指出,鑑於以往海難研訊發現海事處人員驗船粗疏,相信刑事調查或涉及「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等罪名,亦不排除會有「偽造文件」、「串謀詐騙」等情况。據了解,現時海事處至少有4名人員,因曾被警方查問,而需向心理醫生求助。
公務員事務局長鄧國威在立法會表示,張炳良下周一會在立法會再詳細交代報告,局方之後會再決定下一步行動,並按既定程序跟進紀律聆訊的工作,但需諮詢法律意見,包括有關工作會否影響刑事調查。至於調查完成後會否公開整份報告,鄧指要視乎情况,確保不影響對公務員的公平和私隱問題。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