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王彥晨﹕林義雄魅力與理性思辨長青網文章

2014年04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4月25日 06:35
2014年04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22日頭戴斗笠,在台北市義光教會展開無限期絕食,這是他為反對核四又一次出擊;外界傳說他有以身殉道之志,也令台灣社會再一次為核四議論紛紛。


林義雄本人一直有悲劇英雄的形象。他最早以台灣省議員身分在政壇露出頭角,因「美麗島事件」而入獄,收押在軍法局看守所時,1980年2月28日,家中發生驚人的林宅血案,林母和林的兩名女兒被職業殺手殺害,地點就在他現正絕食的房內,目前是義光教會。


家人被殺 悲劇英雄地位高

林義雄曾在民進黨內參與過總統初選,但輸給彭明敏,然而,他在台灣民主運動的地位崇高,被視為精神領袖,有相當政治分量。


1994年林義雄也曾為核四爭議在義光教會禁食,他表示非常慚愧,因為努力了20年,仍無法撼動掌權者。他並強調,若不是掌權者藐視大多數民意,強行興建核四,他也不會採取極端行動。他還說「核四爭議不只是要不要電的問題,更是要不要命的選擇」。


核四公投案將陷政府於守勢

由政治效應來說,林以肉體質押換來「太陽花學運」之後又一波反核聚焦,成功地延續了反馬的能量;以「聖雄」形象着稱之政壇老手由親蔡英文的青年學生手中接棒,政府只能再居防守地位。一旦轉化為核四公投條例之類的法案進到立法院,王金平和柯建銘的角色將再被突顯。真不知這是台灣的幸或不幸!


此外,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近日先後與台北市長郝龍斌和新北市長朱立倫就核四議題會面,顯示出國民黨中央的弱化,執政黨地方諸侯繞過中央,直接與反對黨領袖會面,不管是否談得出名堂,見面本身就有政治意義。


其實核四是可以討論的公共政策;建與不建,不必再說,因為已經砸了大筆銀子在建,至於要不要商業運轉,官方則多次強調「沒有核安就沒有核四」,可見,安全是核四最主要的關鍵。


問題在於能否確保安全,卻沒有人說了算。因為台電、原能會等相關機構公信力薄弱,加上日本福島核災等不斷催化,逐漸成為怎麼說民眾也不信的死結;這與服貿極為近似。


民眾質疑政府 選擇性理解

台灣近年來的諸多重大政策幾乎都落入這類循環,說明政府不被民眾信任,在劣化的媒體生態和氾濫膨脹卻正確度有限的網絡流言反覆傳播中,受眾持續被強化自己原先所認定的資訊,成為典型的「選擇性理解」,中性客觀的言論被邊緣化,政府的政策說明辯護力又不足,方式老邁,從而形成了當下的處境。


反核團體呼應林義雄訴求停建核四,核一二三廠盡早除役,社會愈來愈以反核為顯學,只是,若要選擇完全不用核電,伴隨而來的代價卻很少被提及。即使近年因經濟走下坡,用電量遞減,但完全廢核,又全無配套,仍然相當危險。是相對於核能的另一種危險。


台灣社會已完全不信政府決策,所有難題立法院都無法理性對話解決,經過太陽花一役,情緒極易被挑動,將令判斷力失衡;「聖雄」的堅毅和犧牲,能否取代對公共政策的理性思辨,仍然是台灣人民必須好好想一想的課題。


作者是台灣資深傳媒人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