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不少香港人對電子競技感到陌生,但事實上電子競技近年在中國內地、韓國及美國等多個國家已被納入國家認可的體育項目,每年舉辦的全球性電子競技大賽,更吸引大量觀眾,去年一名香港少年在台灣參賽成功贏取逾百萬元獎金,更吸引不少年輕人投入「打機」行業,甚至代表國家出賽。
港人去年世界賽奪冠成佳話
翻查資料,電子競技早在2000年已經興起,最早在歐美地區盛行,現時韓國亦非常流行,在中國亦是獲國家體育總局承認的運動項目,至2004年開始世界性的電子競技大賽更參考奧運模式,每年在不同國家主辦,吸引大量遊戲愛好者欣賞。
現時在電子競技流行的國家,已湧現不少職業遊戲選手,其中最為港人熟悉的,可能是獲台灣企業招攬、2012年在美國參加國際賽奪得團體賽冠軍的香港人劉偉健,當時7人團隊合共贏得100萬美元獎金,成為一時佳話。
不過,遊戲選手背後亦有不少辛酸,除了因為中國傳統觀念認為「打機」是不務正業外,更可能與其他運動一樣出現過勞問題,劉偉健就曾公開表示,患上俗稱「滑鼠手」的腕隧道症候群因的肌肉勞損病症。
港人去年世界賽奪冠成佳話
翻查資料,電子競技早在2000年已經興起,最早在歐美地區盛行,現時韓國亦非常流行,在中國亦是獲國家體育總局承認的運動項目,至2004年開始世界性的電子競技大賽更參考奧運模式,每年在不同國家主辦,吸引大量遊戲愛好者欣賞。
現時在電子競技流行的國家,已湧現不少職業遊戲選手,其中最為港人熟悉的,可能是獲台灣企業招攬、2012年在美國參加國際賽奪得團體賽冠軍的香港人劉偉健,當時7人團隊合共贏得100萬美元獎金,成為一時佳話。
不過,遊戲選手背後亦有不少辛酸,除了因為中國傳統觀念認為「打機」是不務正業外,更可能與其他運動一樣出現過勞問題,劉偉健就曾公開表示,患上俗稱「滑鼠手」的腕隧道症候群因的肌肉勞損病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