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運房局昨晚公布南丫海難事故對海事處人員行為的調查報告摘要,顯示海事處有「五大問題」,其中,管理文化是留待下屬報告問題,「沒有收到報告,便當作沒有問題」;處方人員因循守舊,導致船隻監管制度「重重出錯」。報告與去年5月公布的海難調查報告同樣批評處方備存紀錄嚴重不足,所予指示「大都是口耳相傳」,但用詞較海難調查報告明顯溫和。
由高院上訴庭法官倫明高率領的海難調查委員會,去年5月發表報告,狠批海事處在「南丫四號」審批驗船過程,幾乎「每階段都接二連三有人犯錯」,又有「不明文政策」,致沒執行自2008年實施的兒童救生衣新例,又指決定只靠「口耳相傳」,令人員「暴露於明顯的貪污風險」,認為處方必須在制度上有改變,尤其在「承擔責任的態度」方面。
上下從屬關係亂 備存紀錄嚴重不足
不過,運房局在昨晚發表的針對海事處調查報告摘要中,只點出五大問題及不足,見於管理文化、員工溝通、監察機制、員工培訓,以及備存紀錄,亦無提供具體實例闡述,其解釋是以免影響刑事調查。
摘要指出,海事處的管理文化是「許多人員都留待下屬在問題出現時報;要是沒有收到報告,便當作沒有問題」。本地船舶安全組在關鍵時間,上下級從屬關係混亂,影響工作效能,亦嚴重缺乏足夠監察機制。摘要亦批評,處方在備存運作及行政紀錄均有「嚴重不足」,調查期間有些紀錄「無法找到」,給予員工指示大都「口耳相傳」,易致誤傳、誤解及誤會。
指不少問題「根深蒂固」
調查小組認為不少問題是「根深蒂固」,但要指「誰要為這些日積月累的制度問題和缺失負責,並不可行」。
另外,調查過程發現,本港有更多船隻所配備的救生裝置不符法例要求,部分新船也未符兒童救生衣配置的規定,部分情况雖已糾正,但小組已展開另一調查。
由高院上訴庭法官倫明高率領的海難調查委員會,去年5月發表報告,狠批海事處在「南丫四號」審批驗船過程,幾乎「每階段都接二連三有人犯錯」,又有「不明文政策」,致沒執行自2008年實施的兒童救生衣新例,又指決定只靠「口耳相傳」,令人員「暴露於明顯的貪污風險」,認為處方必須在制度上有改變,尤其在「承擔責任的態度」方面。
上下從屬關係亂 備存紀錄嚴重不足
不過,運房局在昨晚發表的針對海事處調查報告摘要中,只點出五大問題及不足,見於管理文化、員工溝通、監察機制、員工培訓,以及備存紀錄,亦無提供具體實例闡述,其解釋是以免影響刑事調查。
摘要指出,海事處的管理文化是「許多人員都留待下屬在問題出現時報;要是沒有收到報告,便當作沒有問題」。本地船舶安全組在關鍵時間,上下級從屬關係混亂,影響工作效能,亦嚴重缺乏足夠監察機制。摘要亦批評,處方在備存運作及行政紀錄均有「嚴重不足」,調查期間有些紀錄「無法找到」,給予員工指示大都「口耳相傳」,易致誤傳、誤解及誤會。
指不少問題「根深蒂固」
調查小組認為不少問題是「根深蒂固」,但要指「誰要為這些日積月累的制度問題和缺失負責,並不可行」。
另外,調查過程發現,本港有更多船隻所配備的救生裝置不符法例要求,部分新船也未符兒童救生衣配置的規定,部分情况雖已糾正,但小組已展開另一調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