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銀行(3988)為內銀首季業績拉開序幕;就盈利來看,中行大賺453.63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14%,大勝預期,不過,季內壞帳同樣飈升一成,壞帳率較去年末上升0.02個百分點至0.98%。資產質素惡化是制約內銀股價的主要因素之一,分析師普遍認為,今年內銀壞帳情况會繼續升溫,投資者仍須警惕風險。
截至今年3月底,中行首季錄得淨利息收入765億元,按年升14.2%,凈息差(NIM)為2.29厘,雖然按年升0.07個百分點,但據券商計算,首季NIM較第四季度倒退0.03個百分點。非利息收入方面,手續費和佣金收入錄得290億元,按年升17.15%,成為推動業績增長動力之一。
資產減值損失超預期
中行首季各項經營指標表現不錯,不過,期內資產減值損失大增83%至151億元,超出預期,顯示資產質素承壓,從該行披露的數據看,截至3月底的不良貸款較去年底飆升近一成至803億元,不良貸款率亦升0.02個百分點至0.98%,有重上1%之勢。翻查中行過去五個季度業績報告,壞帳情况一路上升(見圖)。
美銀美林在業績短評中表示,雖然中行首季業績強勁,資產、貸款、存款分別較去年末增長8.9%、7.2%和9.1%,不過,境內人民幣貸款僅升3.8%,佔貸款比例由去年底的72%下降68%,季內利息支出增幅擴大,導致NIM按季收窄,預計隨着該行的人民幣貸存比快速下滑,以及境外貸款增長,未來凈息差續有收窄壓力。鑑於息差回落、壞帳升溫及潛在的成本反彈,該行維持中行「賣出」評級。
巴克萊:不良貸款續增 沽壓持續
事實上,市場對內銀信心缺乏,主因資產質素持續惡化,就中行而言,2008年時其壞帳率曾高達2.65%,此後一路下跌,2011年降至1%,2012年進一步縮至0.95%,然而,隨着內地經濟放緩,信貸危機個案逐漸增多,2013年開始,整個銀行業出現壞帳反彈的趨勢。
巴克萊資本中國銀行業研究主管顏湄之預計,內銀股首季盈利平均增幅仍會在10%以上,全年平均增幅則在7%至8%之間,儘管如此,不良貸款繼續上升的趨勢將導致內銀板塊長期面臨沽壓,「其實內銀在業績中多報一些壞帳反而是好事,壞帳率一直這麼底,市場反而不信」。
羅兵咸永道中國金融服務部主管合伙人容顯文也表示,從2012年開始,內銀逾期貸款比率的升速明顯快於不良率增速,這已預示未來的壞帳仍會走高,從今年開始,平均壞帳率可能就會告別低於1%的時代。
明報記者 張聞文
截至今年3月底,中行首季錄得淨利息收入765億元,按年升14.2%,凈息差(NIM)為2.29厘,雖然按年升0.07個百分點,但據券商計算,首季NIM較第四季度倒退0.03個百分點。非利息收入方面,手續費和佣金收入錄得290億元,按年升17.15%,成為推動業績增長動力之一。
資產減值損失超預期
中行首季各項經營指標表現不錯,不過,期內資產減值損失大增83%至151億元,超出預期,顯示資產質素承壓,從該行披露的數據看,截至3月底的不良貸款較去年底飆升近一成至803億元,不良貸款率亦升0.02個百分點至0.98%,有重上1%之勢。翻查中行過去五個季度業績報告,壞帳情况一路上升(見圖)。
美銀美林在業績短評中表示,雖然中行首季業績強勁,資產、貸款、存款分別較去年末增長8.9%、7.2%和9.1%,不過,境內人民幣貸款僅升3.8%,佔貸款比例由去年底的72%下降68%,季內利息支出增幅擴大,導致NIM按季收窄,預計隨着該行的人民幣貸存比快速下滑,以及境外貸款增長,未來凈息差續有收窄壓力。鑑於息差回落、壞帳升溫及潛在的成本反彈,該行維持中行「賣出」評級。
巴克萊:不良貸款續增 沽壓持續
事實上,市場對內銀信心缺乏,主因資產質素持續惡化,就中行而言,2008年時其壞帳率曾高達2.65%,此後一路下跌,2011年降至1%,2012年進一步縮至0.95%,然而,隨着內地經濟放緩,信貸危機個案逐漸增多,2013年開始,整個銀行業出現壞帳反彈的趨勢。
巴克萊資本中國銀行業研究主管顏湄之預計,內銀股首季盈利平均增幅仍會在10%以上,全年平均增幅則在7%至8%之間,儘管如此,不良貸款繼續上升的趨勢將導致內銀板塊長期面臨沽壓,「其實內銀在業績中多報一些壞帳反而是好事,壞帳率一直這麼底,市場反而不信」。
羅兵咸永道中國金融服務部主管合伙人容顯文也表示,從2012年開始,內銀逾期貸款比率的升速明顯快於不良率增速,這已預示未來的壞帳仍會走高,從今年開始,平均壞帳率可能就會告別低於1%的時代。
明報記者 張聞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