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A股倘納MSCI 影響遠超滬港通長青網文章

2014年04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4月25日 06:35
2014年04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根據MSCI文件,把A股加入後,初期內地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比重,將由現時的18.9%上升至19.9%;當內地完全放開資本市場時,其比重最高可能升至27.7%。正如周三所講,基於滬港通令兩地資金進一步互通的「新錢」並不會太多,因為內地富戶早已在港開戶,而香港機構投資者又早已有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買A股;但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資金卻是全球對新興市場股權資產的配置,完全是另一個層次的規模。根據大摩的數據,新興市場股權資產的規模達8130億美元,1個百分點就是81億美元(即約508億元人民幣);如果按最高比重增加(即8.8個百分點)就是4471億元(當然不會短期內達到),是「滬股通」3000億元的1.5倍!


另一個比較口徑是,根據MSCI文件,A股的流通市值於去年11月底為8790億美元(估計跟最新數值相差不遠),或約5.5萬億元人民幣,代表最高比重增加的4471億元規模等於A股流通市值約8%。


買A股資金料龐大

假設中資股於MSCI新興市場的比重真的被提升,ETFs(交易所買賣基金)當然無得揀局住要買貨,就算是主動投資基金(Active Funds)也被逼或多或少要追貨,尤其是主流的相對回報的長倉基金(Long Only Funds)。舉個例子,假設有一只長倉基金睇淡中資股而低配4點,如果中資股的比重被提升1個點,那麼該長倉基金便「自動」變為低配中資股5個點了。該基金經理可能要考慮是否真的睇得很淡要低配達5個點呢?其實不是很遙遠的是,因MSCI最快於明年5月將A股納入指數!


長倉基金 焗買中資股

留意上述所有估算是基於新興市場股權資產規模8,210億美元。實際上全球基金(Global Funds)也有買中資股,筆者手頭沒有數據但估計金額不大。最後有一個更正。筆者前天提到「儘管中國的GDP已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但於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比重卻遠低於日本」,正確應該是「於MSCI指數的比重卻遠低於日本」才對,因日本不屬於新興市場。筆者的目的是想引例中資股的比重由於技術因素偏低,未有反映實際的經濟因素。


gubiao388@gmail.com

逢周一、二、三、五刊出

[股飈 飈升股部落]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