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為首的盟軍在二戰結束後佔領日本,日本於1951年取回主權,跟美國締結安全保障條約。至1960年,現任首相安倍晉三的外祖父岸信介再跟美國簽署修訂的《日美安保條約》,由於條約讓美國繼續在日本駐軍,激起大規模被稱為「反安保鬥爭」的示威,由左翼人士及學生組成的示威者包圍國會,反安保鬥爭趨暴力,有1名日本女大學生死亡。岸信介在國會通過條約後辭職。
安保條約讓美國可在日本駐軍,亦承諾為日本提供防衛。第5條便承諾日美一旦在「日本管理下的領土上」受攻擊,便會視為共同威脅,將作出符合條約規定的行動。
雖然條約稱日美需共同防衛攻擊,但由於日本受制於美國撰寫之和平憲法第9條,安保條約實際是美國單方面保護日本。美國一直希望日本能行使「集體自衛權」,分擔美國在東亞的安全事務,但此問題一直在日本社會有爭議。安倍上台後計劃透過重新解釋憲法來為「集體自衛權」鬆綁,獲美國支持。
明報記者
安保條約讓美國可在日本駐軍,亦承諾為日本提供防衛。第5條便承諾日美一旦在「日本管理下的領土上」受攻擊,便會視為共同威脅,將作出符合條約規定的行動。
雖然條約稱日美需共同防衛攻擊,但由於日本受制於美國撰寫之和平憲法第9條,安保條約實際是美國單方面保護日本。美國一直希望日本能行使「集體自衛權」,分擔美國在東亞的安全事務,但此問題一直在日本社會有爭議。安倍上台後計劃透過重新解釋憲法來為「集體自衛權」鬆綁,獲美國支持。
明報記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