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韋志成﹕政府無意於長洲及南丫島填海長青網文章

2014年04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4月24日 06:35
2014年04月24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貴報於4月9日論壇版中刊載了立法會議員胡志偉題為〈政府暗改填海版圖長洲南丫島被點中〉的文章,指政府有關中部水域人工島策略性研究的範圍突然「被擴大」,與原先建議只在交椅洲一帶研究進行填海計劃有極大出入,將長洲及南丫島納入填海建人工島的研究範圍,從而推測政府此舉暗藏「殺島」危機,並有可能為發展大嶼山郊野公園鋪路。我希望作出澄清,以釋疑慮。


中部水域人工島策略性研究

土木工程拓展署自2011年7月起,就「優化土地供應策略:維港以外填海及發展岩洞」進行了概括性技術研究及兩個階段的公眾參與活動。在檢視全港的水域及剔除對環境有重大影響的地點後,我們認為中部水域,即位於大嶼山、長洲以東及香港島、南丫島以西的一帶水域具有發展人工島的潛力,當中包括交椅洲等幾個位於中部水域的地點。這些人工島的發展潛力,在2013年3月發放的第二階段公眾參與摘要已有介紹。另外,我們在今年3月向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建議進行策略性研究,探討興建人工島的可行性。在4月7日的發展事務委員會會議中,我們詳細解釋了人工島的可能數目、交椅洲人工島面積約為600至800公頃、興建人工島的中部水域範圍及研究範圍等。


研究範圍非選址範圍

研究範圍並不代表人工島的選址範圍,而是指因應人工島所帶來的影響而須進行技術評估的範圍。由於建造人工島及接駁交通對海洋水流、水質、生態環境、漁業、海上交通及港口運作等可能有所影響,研究的範圍必須涵蓋周邊地區及附近島嶼,例如大嶼山南部、長洲及南丫島,以評估影響。


今年財政預算案提及在中部水域填海,興建人工島,並以「中部水域人工島概念圖」顯示在交椅洲附近的人工島概念。事實上,交椅洲附近水域並不是唯一的選址。我們希望通過策略性研究,選定合適的地點發展人工島,並確定其位置、大小及數目,過程中將會充分考慮環境及其他限制。


無計劃於長洲及南丫島填海

自2011年維港以外填海的公眾參與活動開始,我們由始至終從沒建議在長洲及南丫島填海建造人工島,現時亦無計劃在長洲、南丫島以及大嶼山以南的一些受保護海岸線如長沙、貝澳等進行填海。上述策略性研究亦不涉及發展大嶼山的郊野公園。政府現階段沒有計劃在長洲及南丫島修橋築路,與大嶼山建立陸路連接,改變兩島的現狀。人工島對外交通接駁的具體方案需要在策略性研究中作詳細探討。當有具體的交通接駁建議及相關的技術及環境評估後,我們會再諮詢公眾。


作者是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