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滬台網購頻道成功 港無先例借鑑長青網文章

2014年04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4月24日 06:35
2014年04月24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王維基銳意打造中高檔、具一定規模的電視網購平台,在上海、台灣已存在多年,部分營運相當成功,每年營業額數以10億元計。但他承認同類業務在港屬「藍海」市場(未開發市場),既無先例借鑑,港視跟20至30家本地商戶見面時,亦有部分人認為本港地方小、購物太方便,質疑網購在港到底「有無得做」。王維基說,新業務「有可能會失敗」,但認為既看見有潛在商機,仍願意一試。


王認有可能失敗 仍願一試

據本報整理內地、台灣及日本4個主要網購平台資料,當中以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網及淘寶網營業額最強勁,2012年的營業額高達1.36萬億港元,其次是同年營業額達216億港元的日本網購平台「樂天市場」。至於分別由台灣東森購物台、上海東方購物台衍生的「東森購物網」及「東方CJ」平台,按年營業額亦介乎75至76億港元,為電視台帶來穩定收益(見表)。


港購物方便 業界質疑網購潛力

香港廣告客戶協會主席何偉榮指出,全球廣告業界宣傳攻勢必須「online and offline」兼備,即網上推廣、實體店宣傳同時進行,他又承認網購乃全球消費新趨勢,內地、台灣及日韓網購營業額近年一路攀升。然而,由於地方小、產品多元及貨量充足,本港發展新網購平台的潛力成疑,「始終大部分香港人仍然習慣到實體店購物」。但何認為,若港視能善用劇集置入、高質團隊包辦廣告製作招徠,相信能吸引廣告商戶。


中文大學市場學系教授冼日明分析指出,本港地小的確影響網購潛力,但認為只要邀請到多元化、產品夠獨特的商戶加盟,以及提供比實體店優惠的價格,相信以購物頻道配合新網購平台,在港仍有一定發展空間。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