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姚新勇﹕複雜而弔詭的民族關係格局長青網文章

2014年04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4月23日 06:35
2014年04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近年來具有民族宗教色彩、被政府定性為「暴力恐怖事件」或「暴力事件」的案件,不僅在新疆境內不斷增加,而且快速向內地蔓延,這既強化了主流人群對伊斯蘭穆斯林社會的負面印象,也不斷加強漢維對立、衝突的觀感。然而新疆地區的民族宗教關係實際結構,遠非所謂對立衝突的「維吾爾穆斯林/漢族」這種刻板的二元對立結構所能概括。


「維漢對立」 暗排他族在外

新疆的民族或族群成分結構本就複雜多樣,且不說所謂的13個世居民族,在新疆2180多萬人口中,除維吾爾(1000萬)和漢(870多萬)這兩大民族外,還有哈薩克、回、柯爾克孜、蒙古等人口在10萬以上的民族。這說明新疆是多民族共有的家園。雖然那些人口比例較少的民族,對新疆民族關係不構成重大結構性影響,但是他們的利益與訴求,也不應該忽略,而將新疆問題簡化為維漢對立,實際上至少隱含着將其他民族排除在外的潛意識。


南疆暴力案頻 但維人友善

更為重要的是,新疆當下實際維漢關係的複雜弔詭性。近些年來涉疆的暴力案件多與南疆相關,不是發生在南疆地區,就是由來自南疆地區的維族人發動。南疆的維吾爾人口比例最大,喀什、和田、阿克蘇3地族人,就佔維吾爾總人口的七成多。南疆教育水平低,會漢語者也不多,儘管這幾年政府大力推行漢語教學,兒童、少年人口中會漢語者猛增,但南疆成年農民不諳漢語者仍然甚衆。南疆宗教氛圍也比新疆其他地方濃郁,平均每日做禮拜數達4、5次者在南疆地區不在少數。看到這樣的資料,一個漢人很可能會認為南疆是最可怕、最不安全之地。的確,不要說外地漢人,就是筆者這個烏魯木齊土生土長的新疆漢人,首次到喀什時就被眼前出現密密麻麻的維吾爾人嚇得心裏直發毛;儘管理性告訴我,這種反應是偏見。然而當你與南疆的普通維吾爾人尤其是農民具體接觸時,他們的樸實、友善就會深深地打動你,相比之下,你可能甚至會感嘆漢族人太差。王力雄先生所描繪的「憤怒的維吾爾眼神」,對於新疆漢人來說並不陌生,但最常見到這種眼神的地方不是南疆,而恰恰是在漢人比例最高的烏魯木齊。


在烏魯木齊,對漢人仇視或不友好者相對更多,維族人認同或維吾爾民族主義的意識也更普遍,可是這裏的維族人受教育水平、漢語水平及世俗化程度都要遠高於南疆地區。


恐襲少具規模 多家族發動

再說回所謂的「暴恐案件」。近二三十年來,在新疆發生的真正群體性、規模性的「暴力恐怖」案件並不太多,較有名的不過是1990年的巴仁鄉暴亂,1993年南疆系列爆炸事件,1995年和田、伊寧騷亂,1997年2月伊寧市騷亂,2009年的烏魯木齊暴力恐怖種族衝突等;而其他大多數被政府定性為「暴恐」的案件,多是家族性的「集團」作案,與其相關的宗教勢力,也大多是政府嚴厲控制、打擊的地下外來伊斯蘭宗教派別。


兩大民族敵對 仍僅屬臆測

總而言之,新疆含蘊的是這樣一種複雜而弔詭的關係:暴力頻生的南疆農村,淳樸、友善、伊斯蘭信仰強烈的南疆農民;世俗、受教育程度較高且民族意識相對強烈的城市維族人;少數極端的外來宗教勢力和分裂勢力。這種關係狀况說明,新疆並未形成伊斯蘭信仰、維吾爾民族主義、全體維族人緊密結成一體的整體性民族對抗結構;外來分離主義勢力、常規本土伊斯蘭信仰以及維吾爾認同意識對新疆暴力事件,並無太大影響;因此所謂漢族與信仰伊斯蘭的維族兩大民族的結構性敵對關係,至少在現階段更多是人們的主觀臆測。


所以說,儘管新疆的局勢在不斷惡化、在向着維漢二元對抗的方向發展,但對於真正關心新疆各民族人民福祉的人來說,不應盲信維漢二元對立的印象,而應努力破解這種對立的思維,進而去幫助扭轉日益增長的維漢對立趨勢,這或許是緩解維漢矛盾,促進新疆和諧穩定的重要前提之一。


作者簡介﹕廣州暨南大學教授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