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近年高息信託產品及新興金融平台在內地大受歡迎,有「清盤王」之稱的德勤中國財務諮詢服務主管合伙人黎嘉恩指出,由個別內地生意人自行發起的網上金融平台正潛藏巨大風險,需要特別加強監管,至於內地「錢荒」問題雖稍見紓緩,惟高負債企業依賴本地「大耳窿」借貸活動依然嚴重,倘錯失現時仍可尋求援手的時機,未來衍生的問題或更嚴重。
在德勤專門協助各類上市或私人公司清盤、有「清盤王」之稱的黎嘉恩說,內地國企及民企也好,近年都想購買高收益的信託賺錢,但是隨着經濟增長放緩,信託違約的風險正在增加,所幸是內地政府尚可出手,對信託產品市場的干預力度仍大,不致因為有信託違約而出現「火燒連環船」,從而影響到有份投資的企業,但個人投資者所受的影響則估計較為大。
商人私營平台 難敵經濟轉弱衝擊
在信託產品之外,內地亦愈來愈多網上金融平台誕生,吸引一眾投資者參與。黎嘉恩認為,目前內地除有受到內地銀監會監管的網上金融平台外,亦有不少由生意人發起的網上金融平台,當中隱藏極大風險,一旦經濟形勢出現變化,有機會出現未能支付利息的風險,甚至出現泡沫爆破情况,影響到投資人,因此他覺得內地當局有需要加強立例監管,避免「爆煲」。
除企業面對的高息產品風險,黎嘉恩表示,普通投資者在現時內地投資環境面對風險不小,但企業面對的問題卻更大。
地方企業借「大耳窿」 推高信貸風險
黎嘉恩指出,在內地銀監及人民銀行監管下,目前內地銀行放貸較前小心,因此「錢荒」問題仍然延續,隨着近期私人借貸市場息率,由高峰時的60至80厘,下調至近期的10至20厘,那些未獲銀行支持的高槓桿及高負債的企業更多地尋求本地「大耳窿」借貸,令高風險借貸覆蓋範圍進一步擴散,將來恐怕會引發更多問題,致覆水難收。他相信,內地企業界若能採取預防勝於治療的態度,盡早尋求業務轉型,尋找新投資者,甚至重組業務,會比出事時易於應付。
明報記者 陳偉燊
在德勤專門協助各類上市或私人公司清盤、有「清盤王」之稱的黎嘉恩說,內地國企及民企也好,近年都想購買高收益的信託賺錢,但是隨着經濟增長放緩,信託違約的風險正在增加,所幸是內地政府尚可出手,對信託產品市場的干預力度仍大,不致因為有信託違約而出現「火燒連環船」,從而影響到有份投資的企業,但個人投資者所受的影響則估計較為大。
商人私營平台 難敵經濟轉弱衝擊
在信託產品之外,內地亦愈來愈多網上金融平台誕生,吸引一眾投資者參與。黎嘉恩認為,目前內地除有受到內地銀監會監管的網上金融平台外,亦有不少由生意人發起的網上金融平台,當中隱藏極大風險,一旦經濟形勢出現變化,有機會出現未能支付利息的風險,甚至出現泡沫爆破情况,影響到投資人,因此他覺得內地當局有需要加強立例監管,避免「爆煲」。
除企業面對的高息產品風險,黎嘉恩表示,普通投資者在現時內地投資環境面對風險不小,但企業面對的問題卻更大。
地方企業借「大耳窿」 推高信貸風險
黎嘉恩指出,在內地銀監及人民銀行監管下,目前內地銀行放貸較前小心,因此「錢荒」問題仍然延續,隨着近期私人借貸市場息率,由高峰時的60至80厘,下調至近期的10至20厘,那些未獲銀行支持的高槓桿及高負債的企業更多地尋求本地「大耳窿」借貸,令高風險借貸覆蓋範圍進一步擴散,將來恐怕會引發更多問題,致覆水難收。他相信,內地企業界若能採取預防勝於治療的態度,盡早尋求業務轉型,尋找新投資者,甚至重組業務,會比出事時易於應付。
明報記者 陳偉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