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4月是美國法定的全國理財教育月(Financial Literacy Month)。 在這個月,美國全國各地、各機構舉辦大大小小的理財活動,涵蓋小孩、青少年、成年到老人,非常熱鬧。更有網站就叫作「理財教育月」(http://www.financialliteracymonth.com/)。
美國法定的理財教育月,是2004年開始的。在2004年3月,美國參議院通過的第316項決議,把4月定為美國的理財教育月,以提高國民對理財教育的重視。當時美國參議院九成多參議員支持通過,只有兩人反對,頗有萬眾一心之勢。議員們為民喉舌,當然要急人所急。美國這資本主義老大哥,竟也鬧財經文盲,其他地區豈能掉以輕心﹖
美青少年 理財知識逐年退步
美國一個民間組織「Jump Start Coalition for Personal Financial Literacy」,自從1997年至2008年,隔年調查全國在學兒童、青少年的理財知識。調查結果竟然是一年不如一年:美國青少年的理財知識得分逐年下降(見圖1)。不知是否這個原因,Jump Start在2010年的調查至今還沒有公告。
美國「Employee Benefit Research Institute」每年進行的退休準備信心調查(Retirement Confidence Survey),已經有20年歷史。他們3月中剛公布2014年調查結果,也是令人沮喪。對退休準備很有信心和頗有信心的人的比例,從1995年的72%一直跌到2014年的55%(見圖2)。58%受訪打工仔和44%受訪退休者有債務問題未解決。有參加退休計劃的打工仔,多數(90%)會另有儲蓄;沒有參加退休計劃者,則只有20%有自己儲蓄。
事實上,美國人對個人或家庭的理財準備不足,二戰後嬰兒潮即將轉變成銀髮一族,他們理財不善,退休準備不足,將會成為社會和政府沉重的負擔。過去10年美國社會成立了不少針對理財教育的團體,有些團體專為學校提供活動及課程,有些則為喚醒大眾對退休的關注,有些是為少數族群(Minorities)提供服務。聯邦政府也有一個委員會Financial Literacy and Education Commission,成員由各政府部門組成,目的是教育國民財經知識。但理財教育依然不是美國高中主流課程,目前只有密蘇里、田納西、猶他和維珍尼亞四周要求個人理財獨立成課和必修。
星港近年積極推廣理財教育
在亞洲地區,新加坡是最早開展國民理財教育工作。新加坡的MoneySENSE自2003年10月開始,便已在當地推展全民理財教育活動。2008金融海嘯後,各國除了加強監管金融機構,也開始重視國民的理財教育。
香港在千呼萬喚下,於2012年11月成立了投資者教育中心,肩負起「提升香港公眾的金融理財知識和能力」的使命。香港的投資者教育中心,很有新加坡MoneySENSE的影子。成效如何,拭目以待。
御峰理財董事總經理
mfchan@nobleapex.com
CFA,CFPCM
[陳茂峰博士 峰哥EQ]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