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聖像畫的製作過程繁複嚴肅,往往要用上幾個星期才能完成一幅。
(1) 祈禱
Cristina說,每天畫畫前,作畫的人都要先念禱文,然後就埋首苦幹、專心一致地畫,直至用膳,當天的工作就會完畢,用膳後一般都不會再畫,「傳統一直都是這樣,大概是怕吃飽了人會累,用膳後一般都很難再像早上一樣專注,那對聖像畫就不夠尊重了」。Andrei Nutu說,他們一般每天會畫5小時。有時畫家會寧願延遲用膳時間,以小吃充飢;但也有些特殊情况,例如要趕工,就會破例在用膳後也作畫,用意志盡力保持自己的極度專注,「但這些情况也不常發生」。
(2) 木板
找一塊完全風乾,沒有龜裂或凹凸不平的木板作為畫板,並在木板上反覆塗抹好幾層動物膠,防止作畫過程中,木板吸入過多的水分。接着,以薄畫布覆蓋在板上,均勻塗上8至10層的混合劑,內含動物膠、白色顏料以及石灰,確保木板成為一塊平整、親水性適中的聖像畫畫板。接下來,把所要畫的圖像,以轉印紙描繪到畫板上,或者直接以鉛筆或蛋彩顏料構圖。
(3) 圓規
在木板用鉛筆起草稿後,真正作畫之時,畫家會先用圓規的鐵針刻出線條。這樣在塗上顏料時,可以減少顏料溢過界的風險。
(4) 蛋汁混顏料
一開始都是先上底色,接着再一步步、有系統地上色到外層。
Andrei Nutu把雞蛋打在杯裏,然後倒在手上。撇走蛋白後,他一手讓滑潺潺的蛋黃放在手心,另一隻手拿起圓規,用圓規一端的刺針刺穿蛋黃外的薄膜。蛋黃漿開始湧出,Andrei Nutu純熟地讓漿流進另一隻空杯,然後把薄膜棄掉。原來,用來混成蛋彩的蛋黃,一絲不苟得連薄膜也不要,Andrei Nutu的動作迅速靈敏,我問他,這提取蛋黃漿的神乎奇技,要練習多久才成功?「10分鐘,第一隻蛋就成功了。」
Cristina解釋,用蛋黃與顏料混成的顏料,畫出來的效果更有透明感和光澤,質感也更豐富。不過,在畫作上的蛋黃,不會變壞嗎?「所以要加入白醋,這樣就有防腐的功效,可以維持過百年」。她說,一隻蛋黃,大約需要添加3至4匙白醋。
(5) 金鉑
草稿完成後,接下來就是為背景貼上金箔。他們貼上金箔的方法是把白膠漿用畫筆塗在木板上,然後把整塊未剪裁的金箔放上,再拿起金箔。塗有白膠漿的位置,就自然貼上了金箔。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