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本港唯一人工泳灘屯門黃金泳灘,2008年起流失海沙情况嚴重,導致巨型岩石外露,樓梯、瞭望台等設施無法使用,約三分之一泳灘被迫封閉至今。康文署表示,2009年至2011年間,曾斥資720萬元興建臨時護沙堤、臨時護土牆及鋪沙粒3項工程,又稱泳灘地理環境較易令海沙流失。有議員批評,2008年發現問題至今已6年,受影響的泳灘部分仍然封閉,改善工程成效不彰,質疑康文署辦事不力,「形同倒錢落海」。
岩石鋼筋外露 1/3範圍封閉
屯門黃金泳灘全長約550米,面積3萬多平方米,由7.4萬立方米沙粒鋪成,由私人發展商斥資6000萬元興建後,於1994年交康文署管理,開放予公眾使用。
記者現場所見,康文署以鐵馬將泳灘近海豚廣場至3號瞭望台附近、即約三分之一範圍封閉,當中包括泳灘3號和4號瞭望台,康文署亦將浮波範圍收窄,將相關海面剔出游泳範圍,但仍有少數市民走進被封範圍。
泳灘被封範圍內「滿目瘡痍」,沙灘上大量岩石外露;兩座瞭望台的樁柱嚴重外露,原應埋在沙內、用作保護瞭望台地基的鋼條亦因沙粒流失而外露;原應連接沙灘地面的樓梯、斜道,因沙粒流失,距離現時地面最多達1米,泳客根本不能使用。另外,該範圍內的更衣室亦因而荒廢,石屎地基部分鋼筋外露。
康文署﹕已鋪沙建護土牆 續研改善
康文署發言人表示,因地理因素,黃金泳灘較易受海浪冲擊而令海沙流失,特別是2008年颱風「黑格比」襲港後,失沙情况更趨明顯。發言人說,為解決問題,2008年曾委託土木工程拓展署聘請顧問研究,於2009年按顧問建議斥資720萬元,於黃金泳灘建造臨時護土牆保護灘面樹木,安裝臨時護沙堤減少沙粒流失,並於部分範圍重鋪沙粒,單是鋪沙已用490萬元,工程已於2011年完成,未來會繼續研究可行改善方案。
但工程完成至今,康文署仍未解封「失沙」範圍,有泳客和該區居民認為當局未有盡力解決問題。泳客黃先生表示,泳季期間,黃金泳灘將是本地市民和外地遊客熱門旅遊景點,失沙情况有礙觀瞻,而部分範圍被封,亦令餘下的沙灘更擠迫。
屯門區議員朱順雅表示,康文署曾嘗試解決黃金泳灘失沙情况,但由發現問題至今已經6年,改善工程未見成效,批評康文署辦事不力,「形同倒錢落海」。她要求當局加強巡查,增加鐵馬等圍封設施,以免市民進入被封部分;長遠而言,應想辦法徹底解決問題重開泳灘。
學者指水流急冲走沙粒
公開大學科技學院院長何建宗表示,受珠江河口水流影響,香港洋流由西至東移動,黃金泳灘較接近河口,水流較急,海浪進退會冲走沙粒,加上該處對出水域開揚,地形不受遮擋(見圖),補充沙粒能力較差,若不定期重鋪海沙,沙粒只會不斷流失。
工程師學會前會長黃澤恩解釋,若海浪冲力夠強,再配合水流方向及風向等因素,海浪可將海沙捲離沙灘,工程師可透過流水力學計算失沙情况。他說,一般防沙方法,多是興建防沙堤,如避風塘般在沙灘對出海面興建多道石製防波堤,阻止海沙流失,但這方法會受地理環境、航道等所局限。
明報記者 蕭輝浩 馬耀森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岩石鋼筋外露 1/3範圍封閉
屯門黃金泳灘全長約550米,面積3萬多平方米,由7.4萬立方米沙粒鋪成,由私人發展商斥資6000萬元興建後,於1994年交康文署管理,開放予公眾使用。
記者現場所見,康文署以鐵馬將泳灘近海豚廣場至3號瞭望台附近、即約三分之一範圍封閉,當中包括泳灘3號和4號瞭望台,康文署亦將浮波範圍收窄,將相關海面剔出游泳範圍,但仍有少數市民走進被封範圍。
泳灘被封範圍內「滿目瘡痍」,沙灘上大量岩石外露;兩座瞭望台的樁柱嚴重外露,原應埋在沙內、用作保護瞭望台地基的鋼條亦因沙粒流失而外露;原應連接沙灘地面的樓梯、斜道,因沙粒流失,距離現時地面最多達1米,泳客根本不能使用。另外,該範圍內的更衣室亦因而荒廢,石屎地基部分鋼筋外露。
康文署﹕已鋪沙建護土牆 續研改善
康文署發言人表示,因地理因素,黃金泳灘較易受海浪冲擊而令海沙流失,特別是2008年颱風「黑格比」襲港後,失沙情况更趨明顯。發言人說,為解決問題,2008年曾委託土木工程拓展署聘請顧問研究,於2009年按顧問建議斥資720萬元,於黃金泳灘建造臨時護土牆保護灘面樹木,安裝臨時護沙堤減少沙粒流失,並於部分範圍重鋪沙粒,單是鋪沙已用490萬元,工程已於2011年完成,未來會繼續研究可行改善方案。
但工程完成至今,康文署仍未解封「失沙」範圍,有泳客和該區居民認為當局未有盡力解決問題。泳客黃先生表示,泳季期間,黃金泳灘將是本地市民和外地遊客熱門旅遊景點,失沙情况有礙觀瞻,而部分範圍被封,亦令餘下的沙灘更擠迫。
屯門區議員朱順雅表示,康文署曾嘗試解決黃金泳灘失沙情况,但由發現問題至今已經6年,改善工程未見成效,批評康文署辦事不力,「形同倒錢落海」。她要求當局加強巡查,增加鐵馬等圍封設施,以免市民進入被封部分;長遠而言,應想辦法徹底解決問題重開泳灘。
學者指水流急冲走沙粒
公開大學科技學院院長何建宗表示,受珠江河口水流影響,香港洋流由西至東移動,黃金泳灘較接近河口,水流較急,海浪進退會冲走沙粒,加上該處對出水域開揚,地形不受遮擋(見圖),補充沙粒能力較差,若不定期重鋪海沙,沙粒只會不斷流失。
工程師學會前會長黃澤恩解釋,若海浪冲力夠強,再配合水流方向及風向等因素,海浪可將海沙捲離沙灘,工程師可透過流水力學計算失沙情况。他說,一般防沙方法,多是興建防沙堤,如避風塘般在沙灘對出海面興建多道石製防波堤,阻止海沙流失,但這方法會受地理環境、航道等所局限。
明報記者 蕭輝浩 馬耀森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