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智樂兒童遊樂協會總幹事王見好說:「小朋友玩遊戲是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31條訂明的「兒童權利」。小朋友的成長由很多部分構成,玩是其中的一部分。近年全球,兒童玩的權利均被忽略,我認為遊戲是天生的基本需要,玩耍就像呼吸般自然,沒得玩,成長就會窒息。現時香港小朋友就是少時間、少空間、少人陪他們玩。」
港童少時間少空間少玩伴
王見好認為大部分香港孩子的學習環境十分激烈,壓力不少,他們會花更多的時間來學習。「家長認同孩子要學得比人快、比人多,overshedule甚至推前至幼稚園,為了應付學習,小朋友沒時間玩。還有,社會電子化及商業化,令家長誤以為買遊戲機、玩具、平板電腦給孩子就是等於玩,其實小朋友最需要玩伴,需要小朋友、爸媽跟他們玩。玩具不等同遊戲,興趣班亦不等同玩。」
家長應放手放心放眼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建議兒童每天宜有一小時玩耍,王見好提醒家長需清楚遊戲的定義,「遊戲是由孩子的角度出發,是他們發自內心喜歡的,可以選擇怎樣玩,任意發揮。家長需放手、放心和放眼」。放手讓孩子訂定遊戲玩法,天馬行空地玩;放心讓孩子透過冒險遊戲成長,從跌撞及失敗中學習面對逆景;放眼,不着眼孩子從玩耍中學習,例如勿刻意讓孩子跳繩以訓練體能、勿要求孩子用英語表達遊戲玩法,目的以提升英語能力等。
小朋友除了在家中玩耍外,王見好亦建議其他家長也可仿效年氏一家,多到公園、沙灘玩樂。她指出,玩遊戲是很隨意及簡單的,「儲起一些紙巾筒或水樽代替保齡球樽,利用廢紙搓成圓球,就可以在家中玩打保齡球遊戲。而大型公園也是玩樂好去處,例如佐敦谷公園、中山紀念公園、大埔海濱公園均有大草地。家長可到康文署的網頁,查看各區大型公園的資料」。
港童少時間少空間少玩伴
王見好認為大部分香港孩子的學習環境十分激烈,壓力不少,他們會花更多的時間來學習。「家長認同孩子要學得比人快、比人多,overshedule甚至推前至幼稚園,為了應付學習,小朋友沒時間玩。還有,社會電子化及商業化,令家長誤以為買遊戲機、玩具、平板電腦給孩子就是等於玩,其實小朋友最需要玩伴,需要小朋友、爸媽跟他們玩。玩具不等同遊戲,興趣班亦不等同玩。」
家長應放手放心放眼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建議兒童每天宜有一小時玩耍,王見好提醒家長需清楚遊戲的定義,「遊戲是由孩子的角度出發,是他們發自內心喜歡的,可以選擇怎樣玩,任意發揮。家長需放手、放心和放眼」。放手讓孩子訂定遊戲玩法,天馬行空地玩;放心讓孩子透過冒險遊戲成長,從跌撞及失敗中學習面對逆景;放眼,不着眼孩子從玩耍中學習,例如勿刻意讓孩子跳繩以訓練體能、勿要求孩子用英語表達遊戲玩法,目的以提升英語能力等。
小朋友除了在家中玩耍外,王見好亦建議其他家長也可仿效年氏一家,多到公園、沙灘玩樂。她指出,玩遊戲是很隨意及簡單的,「儲起一些紙巾筒或水樽代替保齡球樽,利用廢紙搓成圓球,就可以在家中玩打保齡球遊戲。而大型公園也是玩樂好去處,例如佐敦谷公園、中山紀念公園、大埔海濱公園均有大草地。家長可到康文署的網頁,查看各區大型公園的資料」。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