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餘額寶搶錢 內銀存款增長放緩長青網文章

2014年04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4月16日 06:35
2014年04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銀股昨天全線疲軟,其中民生銀行(1988)和中信銀行(0988)分別大跌超過8%和6%(見表),市場情緒反映了互聯網金融發展下,投資者對內銀攬存壓力大增導致業務擴張放緩的憂慮。根據人行昨天公布的數據,內銀首季存款增加4.7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少增1.39萬億元,當中3月情况較首兩個月更嚴重。


按年少增1.39萬億 3月情况較差

具體而言,首季內銀存款餘額按年增11.4%,增長率較首兩個月下降1.1個百分點,較去年年末和去年同期分別低2.4和4.2個百分點;3月的新增人民幣存款雖從2月的1.99萬億元升至3.67萬億元,但這反映的是每年慣性的季末攬存行為。但與去年3月新增存款4.22萬億元比較,則見到增長大幅放緩。


事實上,互聯網金融在內地風行,各類「寶寶」軍團在今年首季成為銀行搶存款的最大敵人,而存款增長放緩,則迫使各銀行放貸亦相應要減速。據2013 年年報顯示,各銀行的貸存比率均已接近75%(見表),亦即每收100元存款銀行不能借出超過75元的監管紅線,存款減少對中小型銀行的生意影響巨大。


中型銀行高息搶存款 市場憂增成本

為搶回存款,不少內銀不惜發行高息理財產品,其中民行、中信行等中型全國性商業銀行給出的預期回報率在同業為高,但這又令市場憂慮會增加銀行的成本,復拖累其盈利水平。


另外,對民行、信行昨天的股價大跌,亦有消息指與中銀監近日下發《關於信託公司風險監管的指導意見》(即99號文)以加強資金池監管有關,新規明確叫停了信託非標理財資金池業務。


交行報告指出,金融市場化改革是形成內地銀行業季度存款明顯下降的主要原因,「在金融市場高速發展的同時,存貸資金向同業市場、資本市場轉移既是利率市場化的一個重要現象,也是一個亟須解決的問題」。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