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吳志森﹕泛民上海之行一無所獲長青網文章

2014年04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4月16日 06:35
2014年04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總結泛民上海行,最貼切的形容,就是「一無所獲」。


可能一些建制泛民還自我感覺良好,他們或會認為,至少溝通大門打開了,可以面對面交談,中聯辦主任張曉明還說,兩個月內,逐一約訪沒到上海的立法會議員,雖然上海行沒有縮窄分歧,但溝通渠道仍未中斷。


細節不忘表明強硬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黃碧雲這樣形容今次上海行:「姿態友善,氣氛平和,立場分歧,未有共識。」友善平和?表面看起來似乎是,尤其當記者在場,泛民與京官「交換禮物」時,更充滿笑聲。馮檢基遞上三軌方案模型,王光亞擺出笑臉,但卻以內地古玩市場「有贗品,有真品」來諷刺真普聯的三軌方案,並送上「真品」《基本法》。全場登時大笑,馮檢基反應不過來,只有哈哈陪笑。京官連這種細節,也不忘表明強硬立場,寸步不讓,令人歎為觀止。


三位京官各有分工,王光亞先講「四個一」的大原則:一個目標(一人一票普選特首);一個基礎(不能繞過虛化削弱提委會的實質提名權);一個共識(制度有利選出愛國愛港的特首);一個責任(普選特首是中央、特區、立法會議員和全體香港市民的共同責任),「四個一」是大原則,是戰略性的大包圍,無所不包,圍得像鐵桶一樣,滴水不漏。王光亞還要港人「求大同,存大異」,簡單地說,就是「不理你同意不同意,都要照啃」。立場鮮明強硬,沒有轉彎餘地。


然後到李飛的「三個風險」。用提委會提名,至少降低三方面風險:政治對抗風險、憲制危機風險,以及普選導致民粹主義的風險。比紅頂港人的什麼「不容爆冷論」、「篤口篤鼻論」和「百分百保險論」,包裝得更為「學術」,但信息清楚:公民提名政黨提名,想都別想,已經正式否決。


到張曉明的「從來沒有講過凡屬所謂泛民陣營人士都不符合愛國愛港的標準」,又向泛民喊話,未到上海的議員更會逐一約見,以示溝通之間仍然大開。席間,當然會有泛民沾沾自喜對號入座,暗自照鏡,左看右看是否符合張主任愛國愛港的標準。所謂「愛國愛港」,是典型的「說你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行也不行」,中央官員隨心所欲,領導說了算,更能達到絕對控制的效果。


上海行之後,泛民得到什麼呢?除了張曉明的統戰飯局約會,其他什麼都沒有。公民提名政黨提名被否決,提名委員會代表性的改革沒有任何承諾,沒有政治篩選的真普選也未有真正觸及。


京官把泛民的底都摸透了

而京官,卻大有斬獲!他們更清楚了解所謂泛民,不是團結的群體,而是一盤散沙的個體,立場不一,各有盤算,更是各懷鬼胎,不少為了現實政治利益,可以連基本的立場都不顧。這種泛民,不但可以逐個擊破,還可以整黨擊破。上海行,表面是溝通,實質是京官把泛民的底都摸透了。這種對手實在太容易對付,政改方案,京官大可一硬到底,誰的票可以撬鬆?今次上海行,京官看得一清二楚。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9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以500字為限。電郵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samngx123@gmail.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