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歐陽五﹕滬港通有利加强香港資本市場競爭優勢長青網文章

2014年04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4月15日 06:35
2014年04月15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4月10日,李克强總理在博鰲亞洲論壇宣布將建立上海香港股票交易市場互聯互通機制;隨即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發表聯合公告,原則批准兩地開展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對此,兩地市場通過相關股票的上漲給予了積極正面的回應。


根據兩地管理層的有關政策闡釋不難看出,此次試點的着眼點更多在於人民幣國際化,以及建設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而股票市場本身首先關注的是所謂兩地相對「低估」的股票的價格發現,以及存在價差的股票A股與H股之間的套利機會。我們相信,隨着試點的落實和交易規模的擴大,滬港通還會孕育出更加豐富的內涵,對兩地資本市場、特別是香港市場帶來更加深遠的影響。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隨着人民幣流動性的外溢,香港股票市場的波動受到愈來愈多的內地市場的影響。來自內地的投資者和資金愈來愈多地成為香港股票市場的參與者,這是不爭的事實。而內地A股市場一直是一個資金市,即A股市場完全受流動性的推動和制約。在一定程度上,香港股票市場打上更多的內地烙印,也同時受到內地流動性變化的影響。這樣的一種變化,也引來關於香港市場逐漸失去自己特點的擔憂。而如果香港的股票市場邊緣化,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就會受到衝擊。


滬港通的出現,其價值不在於為各自市場又增加了多少個可交易的品種,也不在於套利的機會。滬港通更不可能以所有被「低估」的股票都向更高的價格「回歸」而給市場以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受流動性驅動的市場自然也受制於流動性,流動性不變的情况下不可能長期維持市場普漲的格局。但是滬港通確實為兩地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進入對方市場提供了一種低成本的渠道。這就有可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兩地因為資本項目下人民幣不可兌換所造成的壁壘。


對內地A股市場改革形成倒逼

這種壁壘的降低,會為香港資本市場相對於內地A股市場帶來新的競爭優勢。內地A股市場在建立之初,在制度設計的初衷上就存在問題。比如內地A股市場一直以通過控制投資品的數量和質量來保護投資者作為主要監管理念,這反而造成內地市場投機和市場操縱盛行、股票價格長期虛高,同時在經濟增長放緩的情况下那些希望通過IPO和再融資獲得資金擴大經營規模的企業又難以獲得資金。如果內地投資者可以更加順暢地投資香港市場,更多的內地企業特別是大型企業會以香港作為主要上市地。這會强化香港作為地區金融中心的地位,進而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當然,這並不意味着壁壘的降低對內地A股市場就完全是壞消息。內地投資者對於香港市場、進而對整個國際資本市場交易制度和監管規則的了解和不斷適應,兩種監管理念和兩套規則的比較,也會使內地投資者更加成熟,進而對內地A股市場的改革形成倒逼。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